近日,笔者走访了学风建设成就卓然的植物科技学院。作为我校最早的院系之一,植物科技学院伴随学校成长五十多载。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学院在学生培养上颇有经验,他们与时俱进,形成了自己的学生培养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多年来,学院英语四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连续居全校前列,2006届毕业生学位证获得率为97.5%,考研录取率为65%。其中农学2002级1班四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均突破85%,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近三年来,学院共有140多名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这种浓郁的争先创优氛围成功传承下来,孕育了优良的学风、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院注重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提出了“抓三风、促三实”,构建和谐院风、弘扬严谨教风、养成优良学风的指导思想。
优良的学风建设,师资队伍是主力军,植科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理念,要求全体教师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要教学水平高、授课能力强,从而博得学生好评。教学是个互动的过程,教与学只有不断沟通才能相得益彰。学院建立了畅通的教学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公开电话、信箱等方式,从教学管理督导、教师、学生、社会四个层面,广泛征集提高教学质量的合理建议。通过教学检查、听课、学生评教、召开师生座谈会等途径反馈教师教学情况,从师资队伍建设上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使得同学们真正爱学习、想学习、学习好。
良好的学风对学生的学习是很大的精神支柱。学生辅导员、高年级优秀同学会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辅导低年级同学。具体来说,第一,以点带面,树立典型榜样,促进学风建设。每学期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来做专业报告,以促进专业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邀请青年教师中的博士和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为低年级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他们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们能够很好地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影响学习的因素少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学风。有动力才有活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上进心。为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针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的精力少,有的只学习考研科目或在考研结束后不学习等现象,植科学院自筹经费设立“金穗”专业奖学金,表彰专业学习优秀的学生,提高其学习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学习专业知识。为了培养同学的实验动手能力,学院的实验室都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专业技能,也激发同学的专业兴趣。
第三、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学院组织专人每月查课两次,使得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得到保障。同时与学生家长长期保持联系,对于一些学习、纪律较差的学生,学校和家长实行同时教育,以督促其进步。严格的纪律制度使得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使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是学风建设的一项重点,通过大一、大二专业劳动、农忙集中劳动,大三、大四科研训练、课程论文、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学生掌握了农事操作技术和科研实践技能,逐步养成埋头实干、吃苦耐劳的朴实作风。勤奋好学,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完善自我,很多同学在逆境中奋起,扬起自强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