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胶南市泊里镇的科技大集上,这位大姐在集南头听说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来了,心急火燎地赶过来,寻着“果树”的桌签找到刘维信老师,描述自家大棚里的西红柿出了啥症状。
百闻不如一见,大姐干脆赶回大棚拔了两根生病的西红柿根回来。
园艺学院的刘维信、资环学院的杜志勇、植保学院的董向丽三位老师凑在一起研究了一下,得出个结论:“是根部感染了真菌,病得还挺厉害。”
为了了解受害面积,三位老师来到大姐家的大棚里。 实地查看后,给大姐支了招儿。
满棚鲜红的西红柿里,有一根偏偏结的果子是黄色。大姐说“你们给看看这是怎么了?我都扔了。卖也不好卖,也不敢吃,怕有病。”专家们仔细一看,原来,这其实是夹杂其中的一种黄色果实的西红柿,无病无害,不同的品种而已。
就此,刘老师很有感触地说:“农民的困难往往就是这样,因为没有知识,有些芝麻大的问题也能费很多劲儿。比如她家西红柿根上的真菌,就是土壤连作带来的。可大伙就觉得西红柿好卖,带着侥幸心理种了一年又一年,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危害性。我们要做的,太多了……”
从集上带回来仨专家?相邻几个大棚里的乡亲都好奇地赶了过来,邀请专家去自家大棚里看看。因时间有限,一位大婶最后只能提议:“我们叫村里的人再去学校请你们行不,来给我们好好讲讲?”专家们爽快地答应下来,与几位老乡约定了“下回”。
这下可好了, 大伙儿都有了盼头,高高兴兴地一起把几位老师送到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