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农学院党员教师八年捐款六十万
本报讯(孙贵山 特约记者 孙军) 山东省莱阳农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于金霞近日喜事盈门:被所在学院党总支列为党员发展对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竞赛全校第一名和山东赛区三等奖等。于金霞告诉记者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组织给了我经济资助,在我最悲伤的时候,是党组织给了我自强自立的勇气,我能取得这些成绩,全凭学校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于金霞是该院总务处党总支挂钩联系和帮助的特困生,像她这样受到学校各级党组织联系扶持的特困学生2006年就有95人。
据悉,该学院从1998年至今开始建立党支部联系扶持特困生制度,要求学校机关和教工党支部,都要挂钩联系一到两名家庭特困学生,从经济、学习、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他们采取帮助。9年来,全校63个党支部、600余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已联系扶持特困学生600多人次,400多名学生得到资助。
莱阳农学院党委书记周学宝告诉记者,自1998年开始,全学院开始建立党支部联系扶持特困生制度。在“奖、贷、助、学、补”等政策扶持贫困生的基础上,又确定建立党支部联系扶持特困生制度,主要是考虑到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经济上、精神上和心理上都非常需要帮助。通过这项活动,不仅体现党组织的温暖,还能培养起特困学生自强自立的意志品格。记者了解到,这项活动实施后,收到了双赢的效果。被联系的党支部成为特困学生的“贴心人”,特困学生每人每月至少可以得到50元的经济资助,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上,都受到党支部无微不至的关心、教育和激励,奋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了,自立自强的性格逐步培养形成,全校没有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业。被帮扶的贫困生中有64人在校加入共产党组织,96人考取了研究生,84%的学生被评为校级综合素质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800多人次在各项活动中获奖,这些指标都远远高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他们中已有247人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目前,全校干部和教职工党员以每月上缴“特殊党费”的形式,已为挂钩联系的特困学生捐款60余万元。广大党员在参加这次活动中,不断受到思想教育,奋发有为、干事谋业的表率作用也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越来越明显,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风气在全校蔚然形成。
短评:教师与贫困生“一对一”互帮双赢好!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要求。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党支部联系扶持特困生制度,坚持8年不间断,把400多名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秀的社会有用之才,这一做法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拍手称快。一是好在党组织时刻想着困难学生,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做为自身不容推卸的责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体现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友爱。二是好在不但对困难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而且从思想、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全面的关心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综合营养”,充分体现了高校教书育人的最高宗旨。三是好在广大党员通过交一份“特殊学费”、带一名特困学生活动,自身受到启发教育,积极投身到教育工作中,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建设,实现了双方的双赢。体现了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时刻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原载《教师报》 2006.3.1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