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半岛都市报:“青麦6号”入种盐碱滩 实测亩产达418.23公斤

时间:2013-06-25 来源:半岛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 江倩倩 通讯员 陈太安) 除了棉花之外,大部分农作物没有办法在盐碱滩上生长。然而,近日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和泰安市农科院、滨州市农业局的小麦专家对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在盐碱地种植的“青麦6号”千亩方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专家们实地复测显示,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选育的“青麦6号”在盐碱地种植亩产达到418.23公斤,这是继去年在创出703.5公斤的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后,“青麦6号”创造的另外一个“奇迹”。

据滨州市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农户介绍,这里本来是一片盐碱荒滩,土壤的盐分含量高达0.3%,除了芦苇之外,能在这里种植的农作物大概只有棉花了,而且之前还有人断言,在这样的土壤上根本就种不出小麦来。这位农户说,种上“青麦6号”后,他刚开始对产量并不抱多大期望,没想到“青麦6号”竟然在盐碱滩上长得这么好。

记者了解到,“青麦6号”由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林琪于2007年选育成功,林琪告诉记者,“青麦6号”是一个旱地小麦品种,它的叶子比其他品种的小麦稍厚一些,表面有一层薄蜡质,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并且这种小麦的根系发达,能最大限度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因此比较耐旱。

据了解,“青麦6号”曾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创出旱地全生育期无浇水情况下千亩方和百亩方平均亩产620.7公斤和703.5公斤的高产纪录,其中一个十亩方平均亩产更达到712.9公斤,2009年它被列为山东省小麦直补品种和旱地小麦主推品种。林琪表示,“青麦6号”耐盐碱的特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不过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有盐碱地约5.2亿亩,其中山东省1600万亩,盐度在0.3%左右的低产田占了很大面积,“青麦6号”这次在盐碱地上长势良好,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

新华网:盐碱地长出“神奇小麦” 亩产449公斤创世界纪录

半岛都市报:青农大专家盐碱地上种出小麦 亩产900斤创纪录

中国经济网:青农大专家盐碱地上种出小麦 亩产900近创纪录

搜狐:盐碱地上种小麦亩产900斤创纪录

作者:记者 江倩倩 通讯员 陈太安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