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捐款取代庆典 青农大揭牌不搞排场
本报青岛5月18日讯 没有礼炮、没有鲜花,没有盛大的文艺晚会,有的是师生们为灾区献上的一分分爱心。5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揭牌仪式悄然进行。
记者了解到,2007年3月,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实现了由单科性学院向多科性大学的根本性转变。为了这一天,全校师生已进行了一年的精心筹备,设计了一系列庆典项目,精心排练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准备好好庆祝一历史性的时刻。但是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该校党委迅速作出决定,取消原定的揭牌庆典,缩小规模,简化程序,减少内容,淡化氛围,停止主题文艺晚会等一切娱乐项目。只进行简单、简朴的揭牌仪式。
与此同时,学校号召全校师生迅速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全校上下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师生,从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到学校的临时工作人员,全都踊跃参与到了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的活动中。截至目前,全校捐款已达40多万元。
校党委书记周学宝表示,尽管更名揭牌是学校的一件大事、喜事,但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难,全校师生员工更应把揭牌的喜悦变为支援地震灾区的实际行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人人向灾区人民献出一片爱心。
据了解,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也由莱阳迁移到青岛。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43000多名毕业生,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和特色,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