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半岛都市报:校企联手破解就业难

时间:2014-02-26 来源:半岛都市报

校企联手破解就业难

代表委员建议:大学生要多积累经验,企业也应担起社会责任

“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企业更要担起社会责任。”2月13日是青岛市人才市场连续6天的春季大学生招聘会的最后一天,和往常一样迎来了大批企业和大学生。本报“代表委员基层行”活动走进人才市场,倾听大学生群体最迫切的愿望和建议。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大学生要端正就业思想 ,多积累经验 ,企业应该多提供实习机会,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昨日出场人物

市人大代表、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旭东

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院长王守城

德州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卢国建、法国留学海归林蓉蓉等求职大学生

转了两天没投一份简历

13日上午,菏泽学院的大四学生管文斌仍在青岛市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溜达,手中的简历还没有投出去。这已经是他第二天来这里找工作了,12日当天他没有投简历。“还是觉得选择的机会太少了。”小管说,自己学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来了之后却发现这儿大多是小企业,自己有些不愿意去。“另外一些不错的企业招聘的都是销售人员,通常都不问是什么专业,合适就让留简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

和小管一样在会场观望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有的因为上大学的时候因专业是服从调剂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求职的时候希望换行业,有的是因为觉得薪资待遇太低了,有的觉得企业小发展前途不够好,还有的认为前来招聘的人员很多都不是专职的人力资源师,很多薪资待遇方面的问题都不能确定,需要投简历再到公司面试,他们就觉得很浪费时间。

小苏是一家广告业务公司的招聘人员,她说,不光大学生们觉得找工作难,很多公司也觉得招人难。“应届毕业生都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一开始公司要拿出3~6个月让他们熟悉业务,这段时间给的待遇是每月2000元,但大学生可能认为不管食宿的话太少了。”

希望招聘能“表里如一”

德州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卢国建说,大学四年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果,也很喜欢这一方面,但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偏重国企。他说,自己对薪酬有一个期望值,刚开始也不敢要求太高,“我们大学生找工作是比较迷茫的,有些公司在招聘信息上写得都挺好的,但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有时候公司会存在一些变动,就是表里不一,这样会导致就业者心里有一些副作用,对工作产生消极心理。”

对于33岁的法国海归林蓉蓉来说,现在的感受是“企业在挑我,我没有挑选别人的余地。”她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后,到法国留学8年,取得了两个硕士学位,但是结婚有孩子的她感觉工作机会不是很多。“我的想法就是每个月3000元~4000元就可以了,但是即便这样,也暂时没有找到适合我的专业的。”

大学生要注重积累经验

“要逐步改变这种现状,大学生首先要改变就业观念。”市人大代表、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旭东说,他认为大学生目前找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是大学生自身可能会眼高手低,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把自身的专业和社会上的需求充分地融合起来;第二就是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和社会上工作岗位的要求脱节比较大,所以现在有些大学生会通过参加培训来增强从学校到企业之间过渡的一个过程;第三是大学生应该学会走出去,不应该只在一个地区,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可能比青岛更具有竞争力,而且也建议大学生出去闯一闯。

“我非常鼓励大学生能够自己单独创业或者联合创业,因为现在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宽松,像我们做的电商基地,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年的线下的商铺,网上有线上的电商平台,我们现在已经落地了100位大学生,包括青岛市和外地回来的学生,他们从事了进口食品、韩国饰品、家居、抱枕等行业。”他说,现在的大学生更个性化,他们愿意张扬自己的个性,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和特点,抛开自己的专业或者跟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去创业,这也是一种就业的过程。同时他建议,大学生可以凑在一起联合创业,像有些大学生是有技能的,像软件开发技能、机械类的技能等,可以专营一项技术或者做一项发明,“目前相关部门也推出了创业苗圃,给他们一些办公场所和支持,就可以自己创业。”

校企联合促进就业

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院长王守城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不愿意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付出,但是又希望找到有实战经验的学生,这实际上是悖论。这和德国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以前和德国的企业合作得非常好,他们每年往我们学院要一部分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不但不要实习费,还给学生工资,而中国的企业会要实习费,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这对人才培养很不好、就业难也很难解决。”

他认为,这和家长、社会的观念都有关系,不管孩子有多大本事,都希望他们成龙成凤,这给很多大学生都带来了无形的压力,“有一半的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长的面子,像国外的孩子,就算博士毕业但干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不觉得丢人。所以现在不只是大学生就业这一个问题,而应该延伸到全社会的人才培养观念,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合理定位,作为高校也不要固步自封、滥设专业,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国家发展,合理安排专业布局和规划。”

市政协委员、青岛如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松涛说,政府应每年从不同行业甄选部分有用人需求的企业,同相关院校对接,当实习结束后,可提前成为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针对企业对学生实习安排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政府可出台部分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积极成立实习基地,接纳毕业生。

市政协委员、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孙京新教授认为,当前,本市激励企业接受实习大学生和保障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权益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法规空白,完善这些政策法规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如杭州、广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青岛市完全可以将大学生实习列入政府财政补贴的范围,由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共同投入资金,通过政策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实习岗位,建立起大学生实习制度。”

链接

大学毕业生有多项补贴

2012年7月1日以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应届国内毕业生及留学毕业生,在青就业、户口落在青岛且所在单位为其缴纳“五险”的,可享受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6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400元。对于青岛生源全日制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不含继续升学、参军毕业生),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

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驻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初次创办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可申请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符合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条件的基础上,招用本市户籍登记失业人员、派遣期内高校毕业生和外地户籍硕士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每招用1人给予2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青岛籍派遣期内高校毕业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个体经营,可申领4000元的自谋职业扶持金。而免费加入为期一年的青岛市大学生人才储备计划后,可享受免费工作推荐、事业单位岗位见习、综合职业能力培训、户籍档案管理、创业扶持、研究生住房补贴及未就业生活补助等政策。签订协议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在储备期内可享受政府提供的每月310元生活补助费。

相关新闻

16位代表委员献计青少年成长

本报2月13日讯(记者 朱薪雨) 13日下午,共青团青岛市委举办了2014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座谈会。会上,团市委介绍了“面对面”活动的开展情况。围绕“政府购买服务进程中共青团如何作为”、“净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才”、“关爱帮扶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三个主题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参会的代表、委员有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赵宗金教授、市文化执法局网络网吧监管处副处长王书宏等16人,他们和社会各界人士,就三个方面的主题内容进行座谈交流,提出了许多高质量、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参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在即将召开的市“两会”上按照法定途径形成建议 、提案,提交市“两会”推动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实习生 李明璇 图/本报记者 孟达 记者 郭玉华 郝园园(半岛都市报 2014.02.14)

蔡旭东(左一)、王守城(左四)在人才市场询问大学生找工作的情况。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