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丁兆堂博士带领课题组经过十余年深入研究,喜获突破,选育出抗寒性强的茶树新品种、品系各1个,填补了山东省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空白,整体居国内领先水平。
自上世纪60年代“南茶北引”以来,茶树在北方一直受到严冬威胁,在无越冬防护条件下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给茶农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让茶树“既来之,则安之”,成为制约北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科技瓶颈。
据了解,作为我国北方茶区的山东省,茶园面积已达25万余亩,在茶叶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适应当地栽培的抗寒良种,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山东省茶叶生产发展与市场竞争力的瓶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树抗寒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抗寒品种的选育、引进、筛选与繁育,以及研究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增强山东省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确定了茶树种质材料抗寒性早期鉴定的评价体系,为茶树抗寒种质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显著提高了抗寒种质资源筛选的效率,为山东省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