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7日,山东教育新闻以《代表委员在基层 | 省政协委员张忠华:加强生物育种科技创新 守护好农业“芯片”》为题,报道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张忠华带来《加强山东省生物育种科技创新》的提案。
前不久,上海一家种业公司特意来到青岛农业大学,想要实地了解张忠华的科研团队与其科研成果,从而在蔬菜育种方面寻求合作。
我现在主要是从事生物育种相关的基础研究这个方向的工作。这个方向的工作主要是什么呢?利用现在发展比较快的信息科学和生物科学里边的前沿的技术,一起来推动相关的基因方向的发现和应用,进而来促进生物育种相关的研究。
种业一直被认为是农业的“芯片”。在前期的调研中,张忠华发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前沿种业创新进入了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而山东省目前的种业现状却是,高价值和部分农作物品种对外依存度依旧偏高,种业创新体系亟需加强。
我今年带来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强山东省生物育种相关的建议。一方面,从前沿的技术方面来说,就是想着从这些年发展迅速的基因组学加信息学,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促进相关的基因研究,进而为育种技术提供很多技术手段,促进育种。另外一方面,我自己是从事蔬菜这些作物相关研究的,所以说想从具体上对蔬菜领域的育种基础和相关的技术创制作出一些贡献,进而促进育种技术的提高,促进育种的效率和各方面工作的快速的进展。
除此之外,张忠华在建议中还提到,想要促进我省生物育种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前期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比如说现在山东省从事生物育种研发的单位,主要有科研院所、高校,还有一些企业。但是这些单位相互之间的协作还比较少。而且很多物种的生物育种并没有说从整体上和顶层上进行设计,很多作物的育种只集中在最后育种的实施,但是对前期的基础研究布局还很少,这些方面都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来进行加强。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Il3caFYfJLzzeGsAWZ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