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大众日报:花生高产技术创效益76亿

时间:2008-09-23 来源:大众日报

花生高产技术创效益76亿 
青岛农大与省农科院联手攻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报青岛讯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荣获 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公示完毕。”该项目的课题组成员、青岛农业大学王铭伦教授日前告诉记者。这是青岛农业大学与省农科院学研合作共同完成的课题,是青岛农业大学两年内获得的第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王铭伦教授介绍,他和尚书旗教授与省农科院花生所共同完成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强调产业化实践,成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标准,是山东及黄淮海地区花生生产的主体技术。截至目前,该成果累计推广 4118万多亩,覆盖山东及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面积的近 60% ,占全国面积的七成以上,提升了山东花生品牌的科技含量,累计增产170多万吨,创造效益76.54亿元。

    青岛农大校长李宝笃教授说:“ 我们与山东省农科院的全面合作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目标是突出农字特色,瞄准国家科技大奖,立足大奖成果在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既要拿学术的奖牌,又要赢市场上的品牌。”目前,双方在研合作项目达20多项,其中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项目 2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农科院有 39 位专家受聘担任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50多名。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契机,青岛农业大学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申请科研课题,共同申报科研成果。“专用花生新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是该校王晶姗教授和省农科院花生所等共同完成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该项目解决了花生远缘杂交不亲和的世界性难题,为创造新的花生育种方法奠定了基础,荣获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饲料百强企业之一的山东六和集团决策团队核心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岛农大的毕业生。早在 1995年,他们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把研发中心设在了青岛农业大学。后来,六合集团又在学校组建了兽药研究所,仅十几年时间,六和集团就从一家饲料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7年和 2008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企业500强。

    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成为青岛农业大学的金字招牌。校长李宝笃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尝到与山东省农科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甜头。除了合作模式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了原动力,还对山东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学校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从一个仅有 11个农科专业的小规模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3 个本科专业的多科性大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产学研结合。” 

(2008年9月23日大众日报第一版)

作者:记者 于晓波 通讯员 张春华 陈太安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