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视窗9月22日电 (陈太安 刘晓华)新学期,青岛农业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将获得一张属于自己的爱心“绿卡”。凭借这张小小的“绿卡”,他们可以在校园享受一系列的“特别关照”。
据了解,青岛农业大学对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后,该校将从本学期开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配发“校园绿卡”,并将“校园绿卡”作为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及其他资助措施的凭证。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国辉介绍,此举主要是进一步规范青岛农业大学的资助体系,让学校的各种助学政策、措施能更好地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这些同学能更多、更便利地享受到学校的“特别照顾”,使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更加“实至名归”,有效减少“滥竽充数”现象发生。
从本学期开始,该校16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将改变以往的“计划分配制”,而实行面向全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届时,想获取岗位的同学,必须要出示“校园绿卡”,才能获得竞聘资格。另外,在学校将要成立的校园爱心超市里,也只有持有“校园绿卡”,才能享受“会员待遇”,以象征性的价格买到自己中意的物品。
来自四川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李表示,实行“校园绿卡”是对经济困难同学利益的一种“特别保护”,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个别爱沾“便宜”的同学来分助学这块“蛋糕”。对于有些同学是否会因持有绿卡感觉“没面子”,他认为,绝大部分同学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大家的思想解放多了,经济困难同学对家庭的情况再也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了。
据了解,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是该校长期坚持的助学方针。一直以来,青岛农大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奖、贷、补、助、减”等方式,全力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仅2007年该校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00多万元,到目前,全校无一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该校建立的“党支部联系特困生制度”至今已坚持了10年,全校教工党员缴纳“特殊党费”总额已近70万元,资助大学生500余名。该制度使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物质上得到资助,而且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上,也得到党支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激励。截至目前,该校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