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4日,新华社以《山东茌平:“跟踪服务+密植滴灌”助力玉米单产提升》为题,报道了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姜雯教授为聊城茌平区玉米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增产增收的工作。
当前正值玉米田间管护关键期,姜雯教授带领团队深入聊城市茌平区的田间地头,为采用密植滴灌技术的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户开展指导技术,推动良技良法落地见效,为提升粮食单产提供坚实支撑。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耕地有限条件下,科技赋能玉米单产提升,是确保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青岛农业大学姜雯教授为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长期致力于玉米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耕层土壤培肥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基于增氧滴灌的盐碱地玉米根区微环境调控效应机制研究”等项目,“产学研推”深度融合,研发的“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
据介绍,“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通过将耐密多抗玉米品种选择、滴灌管网科学布局、灌溉与施肥精准调控、根际微生物菌群优化技术以及农机农艺相结合全程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有效解决玉米全生育期水肥供给与作物需求不同步,以及生育中后期田间管理难等突出问题,实现玉米单产水平和水肥资源利用协同提高。目前已形成技术标准6项,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3项,团队研发出的“夏玉米精确滴灌水肥一体化”微信小程序,方便快捷、易于农户操作。
目前,该技术已在黄淮海累计推广应用600万亩以上,增产、节水、省肥、省工效果明显,为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和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团队专家教授积极利用暑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7万余人次。
新华网:
https://www.xinhuanet.com/gongyi/20250724/6c5db61403a345a58cd3b8778a484c3f/c.html相关视频:
http://news.qau.edu.cn/userfiles/image/news/2025/07/20250724222834513.mp4科技日报: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7/23/content_374425.html
大众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780598302395168&wfr=spider&for=pc
上观新闻:
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59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