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15
大家好,我是一株名叫“青麦6号”(鲁农审2007046号)的小麦。
经过四年的培育,我于2007年出生在青岛农业大学莱阳实验基地。
我在东营垦利县黄河口镇示范基地,身边那白花花的是盐碱。
我,才貌双全,抗旱、抗盐碱、颗粒饱满。相比其他小麦同学,我一生只需要浇一次水,这是我在拥有三分之一旱地的黄淮地区立足的最重要本领。
2014年6月,我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山东项目区“青麦6号”小麦的实打验收,经测定,平均亩产达538.1公斤!实现了在中度盐碱地上小麦种植的新突破,结束了当地在此类土壤条件下不种植小麦的历史!
看看盐碱地里,我身边还有芦苇呢。
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厉害?那得夸一夸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林琪教授与他的科研团队了。如果没有他们悉心的选种育种过程,如果没有他们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如果没有杂交、自交、回交等多种技术的相结合,那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绩。
虽然我习惯于在干旱盐碱的土地上逆来顺受,但我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太过恶劣的气候条件也会让我难受,难受到不愿意去生长。
倒春寒就是我的一大敌人,它的出现常让我长冻疮,这往往导致我产量下降很多。
春天到来,气温升高,蚜虫开心了,我却难过了。它们啃蚀着我的身体,让我伤痕累累。但,照顾我的农民伯伯会好好保护好我的!悄悄告诉你哦,“一喷三防”在通常情况下是绝对可以有效的防止蚜虫对我的迫害。
其实,我对生活环境也很挑剔呢。尽管我只需要浇一次水,而这一次的“越冬水”对我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越冬时节,虽然看不到我明显的生长,我的根却在底下拼命的伸长,为的就是汲取更多的养分跟水,让自己长的更胖一点。
我的冬春性应该是农民伯伯最在意的一点,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温暖不是我最喜欢的style。我喜欢“寒冬30天”,春天的干热风、高温、湿热的气候除了让我招致虫灾外还容易给我带来疾病!
2015年,我享受到了少见的春雨滋润,这使我的灌浆期更长,我又“长膘”啦。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话,我今年又可以刷新我的记录啦!
也许,你还在吃惊于我的“超能力”,我的弟弟——“青麦7号”(鲁农审2009061号)比我更加优秀呢。相信其他还在试验基地的兄弟姐妹们会让大家更目瞪口呆的,他们是一批抗逆性更高的优质小麦,他们一定会创造更加喜人的成绩!
(感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穆平教授给小编耐心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