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18
车广杰(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
四年大学,我一直是学生干部。在大二那年,由于思想松懈,在工程测量实习过程中,和同学一起在宿舍打牌, 被学院给予通报批评处分,正是由于这个“意外”事件让学年成绩排名第二的我与三好学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擦肩而过,教训深刻。从那以后,不论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慎独”,不抱侥幸心理,用“三思而后行”来做好任何事情。
我想对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你们说:在大学,要有我们的目标和规划,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己。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张广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老师)
我的大学,回忆中最多的就是看书,我平均7天就看完一本书,大学四年下来一共看了两百多本书。我觉得读书有一种预见性的功能,能看见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会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因为喜欢读书,我也曾组织举办过多次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尽情地展现自我,与人交往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我们那时上课都很认真,学校设置的是单科奖学金,那我就努力把每一科都做到最好,也因此在大学里面收获了不少奖学金。
同学们一定要明确上大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找工作,更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用九个字来表明我对同学们的建议:“谦诚义,宽默慎,敏达实。”
王光炬(校团委老师)
我这个人比较独立,刚去淄博报到的第一天,父母送下我就走了。我来得很早,闲得无聊就去和辅导员聊天,问他要不要我接新生,他说那你去吧,然后我这个新生在到校的第一天,就去迎新生了。到了晚上,宿舍八个人,只有我床上是一个人,老大和他爸爸睡,老二和他哥哥睡……后来,因为我的积极独立,被辅导员选中做班长,这也是我美好大学生活的开始。
我想对新生们说:“心怀理想,脚踏实地,整合资源,珍惜时光,成就梦想!”
张兴华(学生工作处老师)
我是1994年上的大学,那时的条件比现在苦多了,我们当时的宿舍是一栋两层土坯楼,墙壁是直接用水泥抹的,潮寒湿冷。冬天时宿舍里湿气结冰,晚上一暖和就开始融化,被褥总是湿漉漉的。夏天苍蝇多,蚊帐绳上的苍蝇用塑料袋一捋一大把。可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学生都刻苦读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现在生活改善了,咱们学校的设备也很完善,同学们更应该努力奋斗。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咱们的优良传统,为社会效力,为国争光。
刘兴华(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
我是1998年在莱阳农学院上的大学,因是调剂过来的,心里稍有失落。在迎新生讲话仪式上,校党委书记的一句话,让我重拾希望。他说:“即使我们不是一流的大学,也能出一流的人才!”我觉得,自己应该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后来加入了学生会,组织和参与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认识了很多不同年级的人,收获了真诚的友谊,让我觉得很难能可贵。
我想对新同学们说:“大学起冲击人生高度的关键时候,把基础打牢,领略大学自由和自主的精神,学习做社会和自身的引领者。”
王洋(动物科技学院辅导员)
大学时光,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班同学一起筹备的开学典礼和毕业晚会了。这之间相差了一整个大学的四年时间,筹办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用心。四年中的每个细节一一浮现,十分令人感慨。也是从开学典礼起,班级里的每个人都开始互相了解,有了那种“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那个时候我的寝室和班级氛围都非常好,到大三时,我们全班同学都在筹备考研,学风很正。我也很感激当时有那样的一群人,作为同龄人,互相默默影响着。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建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三点:一是认清自己,准确定位;二是知书识礼,礼德兼备;三是有责任有目标,不失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