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学子风尚

“校十佳大学生”王振华:踏踏实实做自己

时间:2015-06-02 来源: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王振华,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通信2班学生。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2013年度山东省高校优秀学生、第七届青岛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荣誉称号。先后获得青岛农业大学首届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等。申请学校的创新立项“基于51单片机的全球定位系统”,获得学校批准立项。在国家级期刊《电子制作》、《无线电》发表论文两篇,获得国家专利一项(一种新型辣椒采摘机),现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我不认为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就,即便是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所有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踏踏实实去做就行,我不在意那些结果。”这个略带羞涩的低调大男孩就是王振华。

明确目标,抓住每一个机会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王振华就计划好了大学要做的事情:进实验室,参加各种能参加的活动,考研……

与高中相比,王振华的学习状态并没有减退。王振华在大一刚开学就确立了要进入“理信创新实验室”的目标。经过了解,他清楚了“创新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并且为之准备着。进了实验室,王振华发现自己爱上了这儿,只要是没课,他就泡在实验室,研究一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东西。“单片机是我们专业研究中最基本的东西,我在实验室很多时候就是在研究单片机。”王振华告诉记者。

王振华经常会上网查询一些比赛活动的信息,看到感兴趣的就报名参加。在他的众多参赛作品中,名头最大的就数获得了国家专利的“新型辣椒采摘机”了。“这个项目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负责的是其中的单片机。单片机就像人类的大脑,控制着采摘机的一举一动。”王振华说道,“我和机电学院的两个同学分工制作,他们负责机架的设计制作,他们做好了给我,我做单片机,然后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无疑是一个惠民的好项目:时下辣椒的采摘较为繁琐,人工采摘时间过长时,辣椒会对皮肤、呼吸道造成损伤。“有了‘新型辣椒采摘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双手,避免伤害。”王振华谈及这一项目的初衷时说道。

益友相伴,享受每一次合作

“与他们的每一次合作,都让我感到兴奋无比,我在乎的不是比赛结果,是合作过程,我们都能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新鲜的东西。”谈到每次比赛的合作,王振华说。王振华参加的这些比赛中,大多数都是要靠合作完成的,而且合作队友都是来自不同学院甚至不同学校的朋友。

“与我合作最多的要属北京邮电大学的两位同学,他们都是我的高中同学,每当我有合适的比赛或者他们有合适的比赛,我们都会互相通知,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需要团体合作的我们就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一起完成。”王振华告诉记者,“上次电子发烧友网PCB设计大赛就是他们告诉我的,我们三个人做了两天两夜,一边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交流一边做,虽然最后只是获得了二等奖,但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专业外的东西。”

踏踏实实,逐步实现每一个目标

“我感觉自己属于比较踏实的那种,不会好高骛远,只是会认真的做好手头的事。”王振华这样评价自己。

参加过这么多比赛,每一次比赛的背后都是王振华的早出晚归甚至是熬夜奋战。王振华的舍友告诉记者:“从大一开始我们就不怎么能在宿舍见到他,每次很早出去很晚回来,我们以为他去上自习了,后来他一晚上都没回来,我们问他干什么去了,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待在创新实验室做研究,真的挺佩服他的,能整天整夜的待在实验室。”

王振华告诉自己要把每一次比赛都当做考试对待,把每一次考试也都当做比赛对待,所以才会获很多奖的同时成绩也很好。“每一次比赛之前,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一心扑在比赛上,直到做完做到我满意为止,记得有一次全国电子创新赛,为了达到满意效果我一直做到了天亮,总感觉弄不好不踏实。”王振华说:“我基本上不在实验室做实验就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查资料,有些资料图书馆里没有,我就从网上找来然后打印,一开始半学期光打印费就500多块钱,后来干脆自己买了个打印机。”

虽然多次在各种赛事上获奖,但这并没有耽误王振华在校的学习成绩。“大一的第一次考试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后来经过努力,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对每一科我都认认真真上课做笔记,后来我一直都是第一名了。”王振华自豪地说。

作者:学生记者 任静 张浩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