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展示  > 人物展示2013

姜涛

时间:2020-06-23 来源:宣传部

姜涛:深入田间搞调研,走近群众察民情

初来乍到,人生地疏。农学院团委书记姜涛2013年驻村工作时深知自己第一次来农村工作,第一次当“村干部”,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自己需要快速的“充电”。为了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他从入村第一天开始就积极地向前辈、村民和同事请教,真正做到了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姜涛提到,一入村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三勤”原则,即“勤学习、勤调研、勤锻炼”。在工作中他亲身体验、切实感受,西七里河村的每一缕微风都记得他孜孜不倦的身影。

出入寻常百姓家,一心为乡亲办实事

与第一批“第一书记”交接的一个月里,姜涛尽快熟悉工作,与村民、两委会等积极沟通,反映民意,想民所想;积极参与村里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挂职后,姜涛先后走访村民200余户,发放问卷180份,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32条,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村里的主要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缺乏水利设施、电网不够完善、缺少平整道路等等。由此,姜涛心中对如何开展工作有了初步规划。

他迈出的第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用水问题。

能用上水是村民们的夙愿,也是几届村两委干部的心愿。西七里河村多年来没有蓄水池,春季耕种的时候,简单的点种都解决不了,饮用水更是需要走几里的山路去其他地方挑回来。姜涛多次到省、市交通部门汇报工作、积极协调,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30万元;同时向百姓普及建设水利设施带来的便利。经过耐心沟通,老百姓都开始关心工程进展,形成工作合力。在实施过程中,姜涛更是坚持每天都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发动村民参与工程建设,让村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经过共同努力,困扰村民几十年的吃水问题解决了。此外,姜涛筹措资金70万元,完善全村电网,购置水泵三台套,铺设地下灌溉管道10000余米,修缮蓄水池五座,修建水池3座,修建生产路4公里,修建拦河坝2座……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为村里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

为帮助村里的贫困家庭,他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和优势,向村民无偿提供小麦、小米、花生优良品种试种,10余亩试验田喜获大丰收;发动党员教师,捐赠爱心助学金及文具用品;组织大学生实践队开展支教活动,使50多名学生接受义务辅导。

时刻关心着群众生活的姜涛,帮助村民解决个人实际困难,关心困难群众,解决村民用水问题,促进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民主决策和村务公开,整治村容村貌,建设学习室和农家书屋,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四德标兵”等道德模范表彰活动……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大事小情都认真落实,用真心换真心,用真心暖人心。对姜涛,村民是满心的顺心、舒心、暖心、放心和安心。

针对实际搞调研,脱贫致富谋发展

入村伊始,他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认真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为日后开展脱贫致富工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姜涛在调研中发现,西七里河村有着它独特的地理优势,适合经济树木的生长,但是村民的种植观念比较落后,当务之急就是尽最大的能力转变村民的种植观念,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让村民真正的富起来。

经过与学校及村两委积极沟通探讨,在充分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姜涛制定了帮扶工作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为西七里河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入村之后,我们就先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外出考察学习,去烟台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回来后,让村两委成员争当‘吃螃蟹的第一人’。”姜涛如此说道。他致力于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转变村民的种植观念,改变种植结构。

为帮助西七里河村找到更多脱贫致富的路子,姜涛多方争取产业扶贫资金,为脱贫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培育并免费发放新品种核桃苗5.6万多株,推广种植,使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活力;合理利用互助资金,鼓励发展养殖业等产业,输血更要造血,进一步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为了打好脱贫致富的攻坚战,姜涛还带领技术骨干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村指导科学种植,提高村民科技致富水平;组织村民到胶南、莱西等地参观学习,从城阳夏庄观光示范园吸取先进经验,为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更多选择。

 

巧用党建力量,凝聚发展合力

工作规划制定后,作为第一书记,姜涛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凝聚发展合力,推动规划如期实现。

为搞好队伍建设,他利用有利场合,引导村干部搞好团结,增强干部大局意识,同时全力配合和支持村支书开展工作,提升村支书威信。

在此基础上,他同村里领导班子一起建立健全了一套管理制度,先后修订完善了《西七里河村村级议事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等5项主要制度,使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更加科学规范;他积极引导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要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他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中开展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田地中、农户里、村口树下,时常有他的身影。不仅如此,姜涛还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通过“一事一议”,使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挂职之后,他先后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28次、党员大会5次、村民代表会议3次,培养和发展1名预备党员,重点培养后备干部1名,村党支部不断壮大。扎实开好“三会一课”,班子更加团结,进一步增强了村支部的战斗力。党员代表大会上,村民们积极发言,为村子发展建言献策。姜涛注重调动村民和干部的积极性,在引导老党员积极贡献力量的同时督促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成长,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

姜涛认为,学校具有智力和科技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他积极组织干部到学校参观学习,不断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探讨农村科技,认真谋划发展出路。

深入田间,走近群众,姜涛用实打实的行动把“为人民服务”书写出璀璨光华。“第一书记”的篇章翻过,他在教育舞台尽情挥毫。姜涛说:“作为农业大学的老师,我必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开展好各项工作,为三农事业、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学生记者 魏洁茹 编辑:曲天泽    阅读:0
  • 上一篇: 王珏
  • 下一篇: 没有了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