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我的大学印记——艰苦创业精神是青岛农大发展的灵魂

时间:2021-07-05

  艰苦创业精神是青岛农大发展的灵魂

  ——青农大初创时期莱阳农校创业二三事

2021年6月1日,我的母校——青岛农业大学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将迎来她的70年华诞。

70年,弹指一挥,时光有意,岁月留痕......

青岛农大的前身莱阳农校在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的1951年诞生。那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物资供应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很低,加之又是抗美援朝时期,国家经济更加困难。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艰苦环境下,初创时期的青岛农大人创业的艰辛、奋斗的艰苦、勤俭建校的历程,是今天的人所没有经历也不曾知道的。我们要记住来时的路。他们当初这种艰难困苦、奋力拼搏、玉汝于成的创业精神,形成了青岛农大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们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愿这种创业精神在农大人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展。

青岛农大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机缘,它是莱阳地委、专署、省委、省人委和青岛农大创业者共同用自已的心血浇灌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进入国民经济恢复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和促进山东特别是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莱阳县创建一所农业学校,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1951年6月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胶东半岛腹地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物华、莱阳专属所在地的莱阳县城关区城南村南原胶东农场的基础上创建了莱阳农校。她在五星红旗的引领下,沐浴着党的春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发展壮大。

这是我国和山东省在新中国诞生不久,早期兴办的全国少有的几所正规的中等农业学校。当时的莱阳农校为国家农业部重点学校。

学校坐落在穷乡僻壤的田野上,周围都是庄稼地,陪伴学校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绿浪起伏的麦田,难怪那时当地人说,这是真正的“农校”。学校周边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在黄土滚滚的乡间土路上,出现往返穿梭行进耕作的农人、手推车及脖子下系着铃儿铃声叮当响的驴车、牛车、马车。学校离县城中心7余里,校址偏远,交通不便,买莱和生活用品非常不方便,信息闭塞,缺乏办学氛围,缺电、缺水,办学条件艰苦,给办学增加了不少困难。

周文峰同志系山东莱西县人,原任解放军某部团政委,1951 年初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他政治觉悟高,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富有领导经验。1951年4月,上级任命他担任莱阳农校筹建小组组长,并担任莱阳农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在周文峰的带领下,仅有不足10名教师和一些职工一起,在只有75亩原胶东农场的土地上,在那地上8幢42间,冬天冷夏天热、简陋低矮、室内光线幽暗、泥巴地面、常年潮湿的平房的土地.上开始了筹建工作。

1951年6月1日,莱阳农校成立。在梨花满枝的时节,莱农人在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周文峰的带领下,莱阳专属任命的教导主任刘翼飞,总务主任黄前吉和先后任副校长的杜庆、总务主任辛法章等领导的密切配合下,开始在这里播下艰苦创业、负重奋进精神的种子,吹响了建设青农大的冲锋号,拉开了建设青农大的帷幕,踏上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历史征程,在青农大的发展历程上树起了一面旗帜,在教职员工中树起新的坐标,闪烁着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光辉,启迪着校园里的师生在岁月的舞台上,唱出时代的风流歌。自此,在这种艰难、困苦的办学条件下,大家干劲十足夜以继日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建校之初,学校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校园到处坑坑洼洼,一到下雨时,更是泥泞难行。没有体育场地,没有像样的篮球架。那时的学校教室不像教室,宿舍不像宿舍,一穷二白,穷得叮当响。师资、经费、图书资料、桌椅板凳、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实验室、餐厅、水电暖等教学、生活资源极度匮乏,条件简陋,办学之艰难让人难以想象。早晨稀饭咸茶,中午窝窝头,有时有点馒头,麦茶居多,生活的清苦程度今日师生已经很难体会。创业之艰苦,奋斗之艰辛,太多太多....他们就在这样的家底上,白手起家开始了创业生涯。

勤俭节约、白手起家修建校园是青岛农大人艰苦创业精神集中而形象的表现,大家开始修路、植树、种草建立校园,美化校容,经过几周的努力,呈现了学校的雏形。

​​​学校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切筹备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以迎接9月份93名新生入学。

学校抓紧领导班子的组建、机构的设置、学校发展的规划、基建、校园规划设计、确定办学规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确定教材、图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师生员工住宿、食堂、操场,打井修建水塔、建立有关规章制度等。这些工作说起来容易,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又是何等的艰难!通过努力,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在上级的关怀和支持下,逐步到位,一些教学、生活设备、图书馆资料等陆续运进了学校,保证了基础的教学需要。现有的房子都是起脊平房、年久失修,下雨屋顶漏水,门窗大都关不严,学校组织人员抓紧抢修。经过努力,在修好的平房里建起了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谁都知道经费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条件,可是当时国家教育事业费用在1952年全年才拨给14万余元,使学校难以为继。师生员工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用金钱不能买来的精神财富,同时为学校节省了大量建设费用。

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要解决教师的不足。建校初,原胶东农场技术人员加上上级派来的文化课老师总共还不足10名,学校恳请上级支援。1952年9月,学校在上级的关怀和支持下,从山东师范学院等院校分配来萧彩谨、沈焕辰、周赓坚、吕湘、唐宝卿、王炳林、姚宜轩、余伟德、黄权、刘未东和包括我们莱阳农学院已故原院长许方共11名大学毕业生。这些老师也都20来岁,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他们洋溢着青春和热情的笑脸仿佛告诉人们,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奋斗且蒸蒸日上的热土。他们的到来,使学校的教师队伍达到19人。学校领导十分高兴,这批新生力量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

为了克服房屋紧张的困境,解决这些教师的宿舍和办公用房,老师们5至6人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床前摆放一张课桌,解决部分教师住宿和备课问题。另外剩下的教师由学校租房住到学校周围农村社员家里。

那时由于没有供暖和防暑设备,在平房里,冬天寒冷刺骨,脸盆中的水都冻成了冰。在备课时,有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女老师冻得浑身瑟瑟发抖,只能披着大衣把双腿伸进被窝里。夏天,汗流浃背,由于野外蚊虫多,为防其叮咬,有的教师在蚊帐里备课批改作业。对于这种困境教师们都没有怨言,没有牢骚,都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一个因为在蹉跎岁月中饱受痛苦和狂热折磨及成长饱受了生活的磨难的人,他的思想往往更坚定、意志更坚强。人生韶华当有为。这些青年教师决心把忠于祖国农业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洒在建设莱阳农校校园的土地上。这些教师像呵护一株幼小的树苗一样,守护着青农大,让她成长、壮大,70年来,一直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全国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学。他们看到将来要走的路一定是玫瑰色的,一定是铺满了鲜花的。时至今日,继续留在青农大的这些老师全是正教授,其中,许方教授还担任我校原莱阳农学院院长,沈焕辰教授担任上海农学院院长。1954年开始,以后每年又陆续分配来7至8名青年教师,在1958年8月我校教职工总数已达165人,其中教师68人。

学校设农艺科、园艺科两个专业。由于缺少校舍和教师,首届只招收了93名学生,分两个教学班,学制二年,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由于学校刚成立不久,胶东一些县的中学还根本不知道莱阳农校,更不清楚这个学校都设有什么专业学什么课,毕业后干什么工作……为了把招生工作做好,学校派有关人员分赴一些县深入到中学做宣传工作,发送招生简章。临近开学,学校首届招收的学生是由一些县的初中学校选派、推荐、报送的政治觉悟高、吃苦耐劳、热心为农服务的初中肆业2年半的学生,学制二年。从1952年第二届招生起,均是通过报考、择优录取、学制三年,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1951年9月,包括我校目前已退休的教授杨国枝在内的93名学生,个个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怀着对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和抱负来到莱阳农校报道。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又无客车,这些学子带着父老乡亲的嘱托,带着自己绚丽的梦想,怀着一份渴求知识、发展农业的强烈愿望,步行踏上了去往学校报道的路,他们的行李,或用后背背着,或用肩扛着,或用扁担挑着。他们结伴从胶东半岛一些县的家乡,带上干粮,白天行路,晚上到路边村庄老百姓家借宿。饿了就啃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在路边河里、或到老百姓家中找水喝,累了就在路边坐一坐,就这样经过2至3天,走了100至300多里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虽然他们一路上很累,但入学时受到教职工的热情欢迎和接待,使他们又感到激动和高兴,疲劳早已云消雾散了。在以后学习期间,这些学生在放寒暑假时,都是这样步行往返学校的。学子们兴奋地来到这所渴望的、能把自己青春热血洒到自己魂牵梦萦、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学校——莱阳农学院的热土上。

这年的9月3日,学校举行了首届93名学生的新生开学典礼,由于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简陋,又没有像样的活动场地,大会就在一个空旷露天地上进行,台上只有一张小桌子,全校百名师生员工听取了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周文峰给大家发表的热情洋溢的讲话。这个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员工办好莱农的信心和勇气。自此,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一起组成了一个建设好莱农、发展好莱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吹响了建设莱阳农校前进的号角。

首届93名学子入学,学校房舍和床铺十分紧张,为解决学生住宿的困难,学校没有办法,只能在平房地面上铺上厚厚一层干草,然后让学生睡在这样的大通铺上。学生们在那简陋有时停电的平房教室里,晚间点着蜡烛或汽油灯学习、上课、考试。由于在那个年代学校没有取暖设备,当寒冬腊月刺骨凛冽的寒风袭来,学子们在教室或宿舍里手脚麻木时,就蹦跳一会儿,搓搓手,擦擦脸,等身体暖和了再学习或睡觉。夏日,由于没有防暑设备,学子们在似蒸笼的教室里个个汗流浃背,肩膀撞着肩膀,仍聚精会神学习。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培育指引、护航下,这些学子驾驭着勤奋之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用坚韧的毅力、学而不厌的品质征服了通往知识峰巅的一个个“拦路虎”。

初建时学子们的艰苦环境状况已成为青农大历史的永恒,但那时学子们艰苦奋斗、在学习中奋力拼搏的精神,应引起后来这些学子们的思索……

自1951年始至1958年8月,在这片土地上,莱阳农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关怀、支持下,学校党政领导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用血汗同贫困拼搏了近8年。在此期间,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由建校初时的党支部委员会,自1956始已改建为党总支部委员会。学校党组织不断加强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形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团结教育党员和师生员工的领导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加强党员、团员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团结一心,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确保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至1958年8月,全校教职员工已达198人,党员由1951年的13名党员至1958年已发展到162名;建校初校园占地不足50亩,至1958年前,已有土地240亩,并且在1956年又建立了莱阳农校实习农场;随着每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由建校初首届招收93名学生,至1957年在校学生已达639人。1951年至1958年8月,学校已培养各专业毕业生903名,这些毕业生思想和业务素质好,党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吃苦耐劳,业务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他们为山东和全国农业生产等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此期间,国家和学校不断加大教育事业费等项目投入:1951年至1958年前,国家教育事业费投资11842253万元;1951年至1958年8月,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建设投资9439万元,先后建立了化学、物理、植物、土壤、土壤肥料、动物饲料、作物栽培果树、蔬菜栽培等8个实验室,添置教学仪器和教学有关设备21388件;1951年至1958年前,图书投资16601元,由初建时的一个小小图书室变成藏书已达五万余册的图书馆;1951年至1958年8月,一般设备投资136892元;1951年至1958年,教学设备投资1439022元;1951年至1958年8月,基建投资356545元,先后完成一栋二层教学楼、一栋学生餐厅、一栋教职工办公楼,由学校初建时8幢42间平房,建筑面积665平方米,至1957年已达5860平方米。上述投资和建设极大改善了莱阳农校的办学条件。

学校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1957年12月21日,山东省教育厅、农业厅、省农村工作部、中央农业部,在山东和全国推广了莱阳农校贯彻农业教育新方针的经验,1958年4月,中央农业部在《人民教育》1958年4月号刊登《莱阳农校师生走进了农业大课堂》的文章,总结推广了我校与农业合作社建立固定联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学校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经过8年的努力,莱阳农校校园已焕发了新姿,在这里,师生员工的理想之花,经过血汗的浇灌,结成丰硕之果。校园里已矗立起3座大楼,整个校园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习习微风飘来淡淡的馨香,让人油然而生的是一股怡然自得的深情。师生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痛苦,更体味了创业成功带来的幸福与自豪。

历史证明,青农大人不仅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而且能在山东省及全国中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舞台上,唱出高亢动听的歌!

原载《青岛农业大学报》第八期
原文链接:http://qauweekly.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677655

作者:离退休工作处 牛文梓 编辑: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