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我的大学印记——岁月无悔

时间:2021-07-05 来源:宣传部

戴洪义,青岛农业大学原副校长。1982年1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果树专业。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林果分团副团长,山东园艺学会副理事长,第十届中国园艺学会理事。

一九七八年二月,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天,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跨入了莱阳农学院(时称莱阳农业大学)的校门。这是一批颇不寻常的学生,他们当中有身受“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苦、年龄过三十已经成家之人,有初出茅庐、踌躇满志、年龄未满二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大一点的早已断了上大学的念想,年龄小的压根儿没有想到恢复高考来得这么突然。年龄相差十几岁的同学,在经过了近乎百里挑一的全省统考严格选拔后走到了一起,开启了梦寐以求的崭新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二月二十五日新生报到那天,我乘汽车来到莱阳汽车站。一下车,就受到前来接站的莱农师生的热情迎接,他们帮我们拿行李,引导我们乘上学校接站的大客车。初出家门的新生们,顿时感到大学的亲切。十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一个僻静而不乏田园气息的美丽校园。心里想,这可是个适合学习的好地方。

学习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高校更是重灾区。学校匆忙之中迎来了新生,立马开始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所有课程都没有教材,有的只是些五十年代的老掉牙的教学参考书。老师们克服困难精心备课。一边教学,一边印制油印教材。有的课程到学习结束也没有教材。假期间,一部分同学被留在学校刻蜡板、印教材。

当时学生宿舍是平房,一个大屋住着十几个人,用的是上下铺双人床。数九寒冬,宿舍里没有炉火,没有暖气,晚上睡觉前同学们先要穿着棉衣在被窝里坐上一阵子预热一下方能脱衣躺下,早晨起床时常发现脸盆里的水结了一层冰。盛夏酷暑,教室里没有风扇,热了同学们用纸折成扇子扇风散热。一年四季,每天早晨,除了集中清洁门窗,打扫庭院之外,所有同学都要出早操,跑步,作广播体操。像军人一样,遵守纪律,维护集体荣誉的良好习惯和素质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养成了。

条件虽然艰苦,莱农的师生全然不顾。斗转星移,日复一日,争分夺秒,只争朝夕。老师们只有一个念头——教书育人;学生们只有一门子心思——努力学习。

师生情深,同学意长。历经人生坎坷,重获自由,壮心不已的老师与久旱逢甘霖,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相遇,心心相印,一拍即合。老师们用粉笔诠释科学的奥秘,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领下畅游知识的海洋,感悟人生的真谛,明白做人的道理。课堂内外,老师们言传身教,同学们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其乐融融。同学中有的生病了,老师在家里做好荷包蛋送来。冬天到了,老师家里需要备煤御寒,同学们争先恐后,三五成群去帮助老师运煤。有同学家里遇到灾难,同学们你五角我一元送去温暖。周末假日,同学们会自己动手包饺子吃个团圆饭。

莱农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大农场,紧靠着校园。对于农科学生来说,偌大的农场是很好的实践场所。除了在课堂里学习,在图书馆阅读,在实验室做实验外,我们参加了许许多多的生产实验活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去梨园疏花疏果,体验“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的美景;在烈日当头的夏日里,我们挥镰割麦,脱粒晒粮,品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世名言;在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我们在花果山上采收苹果,沉醉于红果垂枝,芳香飘逸的丰收喜悦之中;在寒冬腊月里,我们跟随老师到农村,顶风冒雪,整形修剪,苦练专业基本功。在作物试验田里,近乎苛刻的农学专业课教师要求我们种花生和玉米时要严格以厘米为单位度量株行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农业科学研究需要这般严谨。

我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助学金只能应付吃饭,至于买书和日用品需要的钱,就要靠勤工俭学来解决一部分。周末,不少同学结伴而行到学校农场或到城里打工挣钱(一天能挣1.5-2.2元)。对此,没有人感到低人一等,没有人感到不好意思,有的只是一天到晚的忙碌,感受到的是心里的踏实和生活的充实。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结束,同学们就像一个个高速运转的巨大的轮子,由于惯性而欲停不能。分手时同学们依依不舍,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各奔东西。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入学二十周年的昔日的同学们回到母校。那时,同学们正当年富力强,大有作为之时。除了看老师见同学尽师生之谊和同学之情之外,更多的是交流工作心得,相互勉励。像是汽车进了加油站加满了油,又开启了新的征程。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老同学们又在母校相聚。欣喜之间,对目相视,同学们的脸上不再带有昔日的天真和幼稚,替而代之的是头上的几缕白发,眼角上多出的几条鱼尾纹,但是脸庞上呈现出更多的是成熟,老练和自信。他们中有的已成为行业专家,有的已成为政府要员,有的已成为企业中坚,有的已经成功创业……往日莱农的学子,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骨干。

莱农学子成功的原动力来自于母校,莱农精神博大精深。四年科学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的基本规律,明白了根是一树之本的道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确立使我们得以不断探求新知,应对发展变化着的新形势,从而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把理想和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相系,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母校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无限的温暖,母校几十年积淀而成的文化内涵,像阳光雨露滋润我们成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奉献,将知识和技术,聪明和智慧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此文写于1998年4月28日,改写于2007年12月30日和2021年4月27日)

原载《青岛农业大学报》2021年第五期

原文链接:http://qauweekly.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646477

作者:青岛农业大学原副校长 戴洪义 编辑: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