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文化活动

“爱益行”实践服务团深入莱阳基层市民生活

时间:2016-07-22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7月15日至19日,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爱益行”赴山东莱阳实践服务团在指导老师王春、队长逄巧静的带领下,进入莱阳市春雨志愿服务中心,深入到基层市民生活,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并为老人表演青春节目,为儿童赠送书籍、表演节目。

莱阳志愿行,青春逐梦时

7月15日,“爱益行”赴山东莱阳实践服务团在学校主楼前举行了出征仪式。

在前期的准备活动中,队员们进行了多次讨论,力求做好周密的计划,以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并有所收获。

在前往莱阳的道路上,天空飘起了雨,尽管雨势逐渐扩大,但并未影响队员们的好心情。大家表示雨后的彩虹最美,此次社会实践也将迎来一个灿烂的开始。

献上一片爱心,成就快乐童年

7 月17日,“爱益行”赴山东莱阳实践服务团从莱阳市姜疃镇地北头村出发,来到万第镇后万第村,看望一个被收养的男孩——小壮壮。同时,烟台电视台社会广角栏目组也在实践团的报道下跟随实践团对小壮壮进行追踪采访。

据了解,小壮壮的父母已经离异,并且都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如今跟随爷爷的父亲一起生活。但由于老人还要工作,每逢周末,小壮壮便被一对年近50的夫妻收养在家里。

初见小壮壮,面对镜头有些羞涩,黝黑、瘦弱,让实践团队员们既喜爱又心疼。为了和小壮壮拉进距离,让他释放孩子的天性,实践团队员们跳起了《小苹果》的舞蹈。看着姐姐们有些笨拙的舞蹈姿势,小壮壮渐渐放松,并开始有了笑意,逐渐地,话也多了起来,还与实践团队员们开起了玩笑。

在广角记者采访结束后,小壮壮和大家一起进入屋内,广角记者拨打了他父亲的电话,“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的声音一遍遍传来,小壮壮突然的一句“我想爸爸妈妈”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大家连忙拿出实践团队员们为小壮壮带来的新书包、新书籍、新本子等学习用品,转移小壮壮的注意力。

队长逄巧静更是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自己能够经常跟小壮壮通话交流。“我以后放假都会来看你的”,逄巧静这样说道。

采访优秀志愿者,学做志愿接班人

7月18日,“爱益行”赴山东莱阳实践服务团来到莱阳市“梨城春雨”创始人于文强的办公室,与这位省优秀志愿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于文强热情招待了实践团队员们,并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志愿之路。他告诉实践团队员们,做志愿非常棒,但是它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到多个方面。针对实践团的大学生身份,于文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做志愿应该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量力而行,先从身边小事做起,再考虑更大的目标。不能空凭一腔热血,盲目地去做所有的事情。”

采访结束了,但是于文强的事迹和话语仍然停留在每一个实践团队员们的心里,大家更加坚定了志愿之路,并希望自己能在志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情种干休所,爱心久不停

7月19日,“爱益行”赴山东莱阳实践服务团来到莱阳市干休所开展了“爱心久久”志愿服务活动。

据了解,虽然干休所里的退休老干部们并不缺少物质,干休所也会举办很多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但是物质上的丰裕并不代表内心世界的满足,老人们很容易孤独,需要晚辈的陪伴。

来到干休所,老人们走出房间,热情地欢迎实践团的到来。队员们拿起清扫工具为老人打扫卫生,并清除了院子里的杂草。

看着干干净净的屋子和院落,大家伙儿都很开心,队员们陪着老人唠家常,老人们也很乐意跟几个年轻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离开的时间到了,老人们很不舍,不停地拉着实践队队员们的手,再唠叨一会儿,更为队员们送出他们最真挚的祝福。

至此,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爱益行”赴山东莱阳实践服务团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队员们深入基层市民生活,感受生活的艰辛,收获颇多,更加坚信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时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任雪梅 逄巧静 颜康博闻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