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弘扬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意义,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们深谙其中道理,于是带领12名同学来到青州古城,完成此次为期五天的赴青州古街社会实践
“快闪”亮古城,弘扬传统我先行
7月29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青州古街实践团经过前期精心的策划与准备,在古城偶园区千年古槐树下成功举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快闪”,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围观,得到青州市电视台的采访拍摄。
整个快闪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队员们摆起两架古筝共奏《高山流水》,吸引路人注意,觅行者知音;然后五名身穿古装和身着队服的队员伴随着《渔舟唱晚》的琴音进行国学诵读;接下来,队员们表演太极拳;上述活动结束后与围观群众互动猜灯谜赢奖品,进行爱城护城签名活动;最后,身着古装的队员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活动过程中,有一位领着小孙子的奶奶很积极地参加活动,屡次猜中灯谜,赢得了许多奖品,不愧是状元高产地青州市市民。接受采访的王先生说:“青州是九州古都,在这里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十分有意义,希望能长久的举办下去。”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为接下来的文化宣讲活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志愿服务促古城和谐
12名实践团成员分成五组奔赴青州府贡院、清真寺、老照片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重要景点内进行志愿导游活动。
虽然前期做了功课,可是队员们到了真正的文化古迹面前时才发现学无尽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队员们一面接受解说员们的培训,另一方面背着厚厚的《青州市XX书》。经过一天多的努力学习,队员们终于可以面向游客独立讲解了,虽然不尽完美,可是讲解文物的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自己、对历史的尊重。实践队员吕敏说:“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说说而已,我们把深藏在书中的历史呈献给不了解的人,把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游客听,自然而然的把会无形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大家。”
打扫卫生保古城美丽
在游客稀少的时候,队员们自发的打扫起古城的卫生,捡垃圾、拔杂草、擦窗户、擦桌子、拖地等。听起来是简简单单的工作,可是放到博物馆、放到景点那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些文物的清理要格外注意,不能有损伤;在博物馆内拖地时不能沾水,之能用墩布一点一点的干擦,十分不容易。不知是不是青州古城格外受上天的青睐,天气尤为炎热,有时候最高接近38度,实践队员们的衣服湿的可以拧出水来,由于室内室外温差有20多度,所以很多队员感冒了,可是没有人抱怨什么。实践队员王同海说:“这次来就是想为古街做些什么,历时文化是综合国力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利用一些渠道把传统文化弘扬至全国,提升民族荣誉感,这才是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所以有些困难不算什么。”
寻找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
此次社会实践的另一目的就是寻找并采访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我们的能量向社会进行宣传,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古老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了解与喜爱。
几天的时间内,我们一共调查采访了五式梅花拳、大梨花枪、红丝砚、花毽、挫琴、武术、画葫芦、隆盛糕点等近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位老人长须长发,身体硬老,虽头发变白,可是丝毫看不出他有86岁的高龄,老人仍每天坚持五点半起床打拳练枪,风雨无阻。原来他就是五式梅花拳与大梨花枪的传人任其云老先生,更为传奇的是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北大生物系的高材生,现已以教师身份退休在家专心练拳,有时会发表一些武术方面的文章。由于功能的不同,有的项目仍散发着强劲的活力,但是另外一些老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状态,拉洋画就是其中之一。早些时候没有电视电影,图片便成为承托印象的重要载体,拉洋画就是根据凸透镜放大呈像的原理,拉动机关就会更换图片,配合着艺人边说边唱以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可是现在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已濒临失传。
魅力青州印象古城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拍摄了主题分别为古城古街、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人文生活与夜古城的五组摄影,并联系古城的微信平台青州古城为其提供素材,让其每天更新一组组图。不仅扩大了宣传,也为古城留下实践队员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