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理想的大学教育,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当进行哪些改革”。12月2日下午,在我校图书馆三楼视听室,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别敦荣教授作了一场题为《美国大学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学术报告。学校领导周学宝、李宝笃、戴洪义出席了报告会,我校300余名干部师生到会听取了报告。
别敦荣教授以丰富翔实的实例,从美国大学如何计划本科教育、美国大学教师如何教学、美国大学生如何学习、美国大学如何为学生提供服务等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总结了美国大学教育的经验,指出我们可以从美国大学教育中获得五个方面的启示:大学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其他一些东西;大学教育应有广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基础;大学教育应当是高度弹性的,教育过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大学教育教学应当资源共享,以服务学生为一切工作的最高原则;大学教育教学应着眼于未来,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别敦荣教授在报告中说,美国各种类型的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其本科教育的理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是有教养的人,应该有知识,具备学术技能,且善于思考。他就伯克利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阿肯色——小石城大学特别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对本科教学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等方面的具体事实,从学分要求、选课制度、专业选择、开设开发课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美国大学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他们的本科教育理念。
对于教师如何教学,别敦荣教授介绍了美国大学的七大教学原则:学校鼓励师生交流;注重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予学生对学习状况和表现及时充分的反馈;强调学生要花时间用功学习;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厚望;尊重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学习方法。他从美国大学教师详尽而具体的教学大纲,其课堂教学理念、方式等方面细致讲解了美国大学教师如何实践他们的教学原则。
别敦荣教授介绍说,美国的大学生每学习一门课程都不仅仅是学习一本教材,而是要深入一个学术领域。他们每周的8-12小时的上课时数,看起来是比较轻松,实际上他们还有大量的课外学习,他们每上一个课时大致需要阅读10个小时的各种文献。在学习上,美国学生极为重视课堂效率与课外阅读。他们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了知识面,活跃了思维和开阔了视野,培养出从书本、资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善于在课堂上讨论与交流,这样不但培养了表达的技巧与交流的能力,还形成了包容的心态,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他们还习惯于在小组和团队的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在学校服务上,别教授指出,美国大学以高水平的师资来吸引学生,以丰富的图书资料滋养学生。他们通过全员性、全程性的指导服务来帮助学生度过各种难关。学校设有学生指导中心,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和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有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