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由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与人文社科学院柳清泉老师共同发起的“国学讲堂——经典会读”第一期在图书馆703开读,本期会读内容为《论语·学而》篇。图书馆副馆长牟肖光等40余位师生参加了会读活动。
活动伊始牟肖光对本次活动的宗旨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然后由柳清泉老师引领大家一起完成了这次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会读活动。柳老师首先介绍了何为国学经典,以及长期的国学经典会读计划,然后介绍了本次开读的《论语》的成书及版本情况。根据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学习状况,选择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会读选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为主要参考资料。在师生齐声诵读后,柳老师导读了《论语·学而》十六章,从读音到句读、释义到评析,都进行了细致的导引与解读,对学与习、仁与礼、孝与悌、忠与信、君子与人、民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深入解析,并特别强调中国哲学任何关于道德的言说都是开放性的,都需自身努力修养与实践而不仅是文字上的言说。会读在柳老师的精心导读与师生们充满热情的集体讨论中顺利结束。
图书馆是书与文化的宝库,以阅读推广的形式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是体现图书馆以文化人职能和服务育人职能的重要方式,国学经典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历经岁月沧桑不减其价值的著作,这些作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展示了哲学、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成就,反映了思想的流变和文化的发展。《论语》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品,柳清泉老师作为国学经典的研修与爱好者,一直致力于倡导在大学生中推广国学经典的阅读修习。“经典会读”作为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国学讲堂”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以四年为一个周期依次会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诗经》、《楚辞》等国学经典,为热爱国学的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次会读吸引了汉语言文学、公共管理、经济管理、农学、植保等专业40余位国学爱好者参加了会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