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东营市政府党组成员、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主任孙波一行来访,就东营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农业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关事宜进行了交流。校党委书记程玉海、校长李宝笃、副校长刘军国等会见了孙波一行。
程玉海在会谈中充分肯定了双方多年来的校地合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已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近年来东营市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在国家黄蓝战略中具有明显优势。学校在推进农业服务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也把“扎根基层,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学校非常希望和愿意继续为东营市黄蓝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宝笃向孙波详细介绍了学校能够对东营市发展起到科技支撑作用的优势专业,并就学校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模式进行了介绍。
东营市是全国唯一全部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青岛农业大学以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为试验示范点,以利津县、河口区、垦利县等县区为推广示范区,在毛坨村设立了“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站””,重点在现代高效农业研究与开发、新农村建设与规划、盐碱地改良及利用、重盐碱地区村镇绿化、盐生植物的栽培管理与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随后,为推进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发展,学校又和东营市两家企业在毛坨村建设成立了“东营青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经过多年合作,双方以研究黄河三角洲“上粮下渔”生态高效农业新模式为突破口,在利津县毛坨村开展的针对土壤改良、种质资源创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都非常成功,具备了进一步推进合作深入开展、扩大合作与交流领域的良好基础。
座谈中双方就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了交流和协商。孙波一行还参观了学校发展成就展览馆和部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