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外国语学院:以改革为突破 以质量求发展

时间:2006-11-24 来源:莱阳农学院报

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外国语学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在专业外语、大学英语领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专业英语:四个转变促成一个转身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观念上,外国语学院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以下四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应试教学向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转变;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向综合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立体化互动式教学转变;从强调人才的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化教育转变。
  学院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以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方面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厚基础、宽口径、懂外贸、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外语学院的主要办学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人才。
  为了加强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院坚持实践教学与语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来,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专业知识为前提,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组织一次英语朗诵比赛,通过比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快通过发音关;学生进入二、三年级,英语总体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学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技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汉翻译大赛、英语小品大赛、戏剧比赛、英文卡拉OK比赛等活动;英语专业学生还自己动手编辑外文期刊,刊登各种英语短文和学生习作;建立了英语电台,由学生自己采访、录制、主持及广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学院大力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全国性英语实践活动,例如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比赛以及各种英语资格证书的考试。在以上活动中,英语专业老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学生作语言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比赛和表演、审阅参赛作文稿件、组织演讲比赛选拔赛、出任比赛评委,并为学生的英文报编写稿件等。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完成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全国专业四级统考中的成绩不断大幅提高。2001级英语专业学生TEM4一次性合格率达到65.77%,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的61%;2002级合格率达86.29%,高出全国23个百分点;2003级合格率为70.26%,高出全国16.5个百分点。2006年,2001级英语专业184人首次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合格率为63.04%,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8.87个百分点。学院先后有40名学生在第四届“京博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奖;1人获山东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2人获青岛市大学生英文演讲比赛三等奖;8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二等奖,17人获三等奖。
  教学观念上四个具体、微观的“小转变”促成了整个专业教学的“大转身”,事实证明,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已经收到了良好了效果。学生通过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够将语言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实际工作经验,毕业生普遍受到接受的广泛欢迎。

  大学英语:七大举措深化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是我校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贯切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我校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外国语学院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实施七大方面的措施,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使用教材、师资培训、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整体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学院从2000年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用语篇教学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语篇教学就是从篇章的角度来教授英语知识,词汇知识包含在语篇的讲解和掌握中得到巩固和拓展。语篇教学注重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第二,运用了能体现语篇教学思想的新教材。为了配合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从2001年起开始尝试在部分院系进行教材的使用改革;2002年开始全面铺开教材改革,分别在青岛和莱阳校区使用两种版本的新教材,在综合考察和比较教学效果和教师、学生使用教材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选用了能够体现语篇教学理论的全国统编教材。
    第三,实施分级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由于地域和个体的差别,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常常参差不齐,这不仅使日常教学遇到难题,也使学生非常苦恼,无法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2004年起,大学英语教师对新生进行了入学后的分级考试,遴选了近200人进入提高班学习;2005年有近300多人进入提高班,另外有近300人参加了实验班的改革。在此基础上,2006年的提高班人数增至700多人。
    第四,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确立集体备课制度。为了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实施语篇教学理念,教改以来,学院坚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改革方面的文件和其他院校的教改经验,并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具体做法是,每单元由两位教师负责主备,提交完备的教案和讲义进行讨论,大家对于教案的设计、讲义的编写等发表看法,主备教师根据建议作出修改,最后提交一份完整稿作为年级组教学过程的主要参照。 
    第五,重视师资培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了能够使年轻教师迅速胜任本职工作,外院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对新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给予及时帮助。另外,学院利用假期组织多名教师参加教学培训项目,让年轻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同行、前沿教学理念等,学院还从2005年起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外暑假教学培训,亲身感受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
    第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丰富教学手段。科技的发展使得教师能够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提供给学生声音和图像资源,教改以来,外院配备了两个各70座位的大学生专用语音室,有效保证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七,建立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每学期两考的制度正规化,逐步完善了1-4级的试题库,严格考试命题和集体阅卷制度,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力求考试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学改革成果。
  大学英语教学几年的改革,不仅提高了我校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英语四级统考的成绩在教改以后有了明显的提高。2003年的通过率为51.9%,2004年为56.8%,2005年为54.5%,2006年为60.1%。在教改过程中,教师共发表英语教学科研论文40余篇,完成了农业部、省级和院级科研和教学课题20余项;有数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六合奖教金、院系教学名师和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奖项;另外,学院制作了大学英语阅读,写作和英语语音的教学课件,并已经通过了院级验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利地深化了我校的学分制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英语听、说以及读、写、译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作者:NULL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