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晚》栏目记者来到青岛农业大学,请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孙京新博士,就羊肉与猪肉的识别等有关问题,向市民进行了讲解。
据青岛电视台记者宋鹏介绍,随着冬季的到来,“火锅”成为广大市民的餐桌最爱,但有些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猪肉”,使得不少市民上当受骗。节目组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马上想到来青岛农大找肉食专家,为百姓“支招”。
节目中,孙博士向观众详细讲解了如何“察言观色”识别真假。他同时指出,通过看、闻等方式识别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我校研究肉食的教师已着手进行一项新研究,将开发一种肉品识别试纸,届时只要将一张小小的试纸贴近肉面,即可显示其“庐山真面目”。
近年来,我校专家教授除了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地方服务外,还通过广泛接受采访、上网解答疑问等新的媒体平台,加强信息型服务。机电工程学院尚书旗教授,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顾耘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宝维教授、迟玉森教授,合作社学院李中华博士,园林园艺学院刘庆超博士等一大批专家,都成了各类媒体的“老熟人”,经常接受齐鲁晚报、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省市级电台、报纸采访,就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给予专业指导,及时以科学的分析做出解答,避免了不正确的主观猜测,成了这些媒体名副其实的“专家顾问团”。
这种信息科技服务方式,不仅拓宽了服务平台、深化服务水平,也起到了宣传学校的作用。遇到 “家里养含羞草为什么会掉头发”“如何科学补碘”“ 喷灌浇水为什么更节水”等问题,“去农大找教授咨询”成为媒体常给老百姓开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