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青岛农大“青农灰鹅”顺利通过国家生产性能测定

时间:2009-11-19 来源:科技处

近日,由青岛农业大学王宝维教授选育的“青农灰鹅”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家禽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的生产性能测定。该鹅种历经13年艰辛努力培育而成,主要包括肝用型和肉用型两个配套系。本次测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高玉时和陆俊贤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组负责。

测定期从2009年6月8日开始,9月23日结束,历经近4个月。由农业部家禽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测定技术规范对青农灰鹅开展现场测定工作。测定结果表明:青农灰鹅肝用型和肉用型配套系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达91%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85%以上,健雏率达94%以上。青农灰鹅商品代肝用型平均初生重为108.2±9.47克,0~10周龄平均成活率为96.11%,10周龄平均体重达5099.5克,10周龄平均饲料转化为2.24:1;10周龄屠宰率达90%,半净膛率达82%,全净膛率达73%, 腿肌率达16%,胸肌率达13%,腹脂率为4.5%;填饲平均肝重高达1075.1克,而料肝比为22.85:1。青农灰鹅肉用型商品代平均初生重为106.2±8.65克,0~10周龄平均成活率为96.11%,10周龄平均体重达5098.0克,10周龄平均饲料转化比为仅2.24:1。青农灰鹅肉用型10周龄屠宰率达89%,半净膛率达80%,全净膛率达71%,腿肌率达11%,胸肌率达11%,腹脂率仅为4.5%。选育的肝用型和肉用型配套系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品种的生产水平。

鹅肥肝因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风味鲜美,被称为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我国现有肥肝鹅品种多为国外引进的朗德鹅,由于缺少系统的选种选育,自繁自养导致近亲现象十分严重,抗病力差,产肝性能明显降低。我校以王宝维教授为主的青农灰鹅育种课题组针对上述现象,将传统的动物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采用同质选配的原则,通过闭锁和家系选育,使优良性状的基因不断纯合固定,最终培育出了以产肝和产肉两个各具特色的青农灰鹅配套系,广泛适用于我国肥肝鹅与肉鹅生产的需要,为建立我国肥肝鹅和快长型肉鹅生产专用的良种繁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项目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的技术路线,利用配套系共繁殖鹅苗148万只,预计带动农民或相关人员就业20000多人。本项目推广范围除山东省的临沂、潍坊等省内地区外,并远销河南、安徽、湖南、江苏、贵州等10多个省市,为发展我国肉鹅和肥肝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王洪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