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农学系主任林琪教授被评为莱阳市劳动模范[图文]

时间:2003-05-23 来源:工会


    【新闻中心5月23日讯】日前,农学系主任林琪教授被评为莱阳市劳动模范。
    林琪,现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主任,社会兼职为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山东省旱作学会理事长、山东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农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他先后承担了作物栽培学、旱作农业、作栽专题三门大学本科课程和作物栽培学研究进展,旱区农业现代化两门研究生课程,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认真备好每堂课,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多次受到督导员的表扬。指导研究生6名,并选拔2名优秀研究生到国外进修学习。
    林琪教授积极主动投身于科研工作,近几年来,承担了农业部及省科研课题八项,1994年参加的百万亩旱地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农业部一等奖,1996、1997、2001年度主持研究的小麦、玉米及甘薯栽培技术及旱作节水研究项目,三次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针对近年干旱日益频繁的特点,林琪教授致力于旱作农业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持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的组建工作,担任实验室主任。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旱作学会,并被选为理事长。林琪教授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了《山东省旱作农业的理论与技术》一书,并参编了《作物栽培学》、《旱作农业理论与实践》两书。2002年,林琪同志积极申请并参与国家科技部 "863计划"重大项目——旱作节水技术研究课题,作为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老师一起按照课题要求,认真扎实工作,勤奋努力拼搏,整理出过硬的材料,并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外,该同志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多次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近几年,他先后到省农业厅、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潍坊、日照等地,围绕"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知识经济与农业发展"、"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等题目,举办科技讲座80余场次,直接听众逾3万人,受到各地广泛好评,为科技兴鲁大业做出了贡献。1997年被省农业厅授予"省农业系统先进个人称号".长期以来,林琪同志一贯热衷于"科教兴莱"的宏伟事业。"九五" 以来,在莱阳冯格庄安排大面积旱地小麦品种示范推广。在主持的农业部旱地节水项目中,项目实施区安排在莱阳,和莱阳农业部门的同志一起,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十五"以来,先后在莱阳市委党校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学习班上,义务讲课20余次,直接听众逾万人。并多次为市直有关部门及乡镇讲课,宣传普及了科技知识,为"科教兴莱"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系主任,林琪教授带领全系师生,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一)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林琪同志组织带领下,农学系狠抓教学秩序管理,取得很好成效。由他牵头成立了农学系教学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具体负责,抓教学过程管理,每年组织教师观摩听课近60多场次,几乎听过所有教师的课程,组织教学评议,并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全系教师会上介绍教学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全系教师的教学质量。
    林琪同志还一直重视全系的学风建设,近几年来,全系学生各项素质不断提高,每年大学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超过40%,全系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中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每年通过率均列全院前茅。
    (二)科研工作,扎实有效,保持良好上升势头
    他组织系里的领导,制定了科研工作有关政策,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仅2002年,全系就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课题6项,列全院首位,对正在完成的科研课题,系里加强检查指导,保证课题进展顺利。拨出一定经费,鼓励教师发表科研论文,全系教师每年发表科研论文均在40篇以上。每年聘请国内外学者与本系教师进行学术交流10余次,在全系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气氛。
    (三)校外教育成就显著
    为提高我省科技人员学历层次,农学系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联合招收农业推广硕士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三年来,面向各级地方政府、农业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部门招收研究生300余名,为山东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