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学校师生关注全国“两会” 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3-06 来源:宣传部

3月4日至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青岛农业大学广大党员干部师生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直播,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和学习会议精神,大家反响热烈、倍感振奋,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教务处处长张玉梅: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国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就,使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报告中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为学校谋划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与服务者,我们要主动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心,以新发展理念统筹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需求,强化“四新”专业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实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

资产管理处处长许金东:政府报告提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校国有资产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创新工作思路,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制度体系建设为牵引,关注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数字资产建设为抓手,细化内控管理流程,强化资源共享共用,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使用效益,不断提升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团委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光炬:全国“两会”在京召开,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和身边的青年大学生们都感到欢欣鼓舞。实现既定目标、创造新的辉煌,需要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干,务实求效,在全校青年学生中深入组织学习传达“两会”精神,同时将“两会”精神与共青团工作融会贯通,切实履行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基本职责。和广大团员青年一起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发挥农业高校优势,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担当使命任务,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民进青岛市城阳区基层委副主委,青岛市城阳区政协常委,动物医学院张启迪教授: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发展、聚焦改革、聚焦民生、聚焦创新,聚焦三农,体现了新时代新使命、展现了新作为新活力。作为农业高校的一名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三农”情怀,培养优秀的农科人才,为粮食、种业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唯创新才有未来,我将继续紧密围绕“三农”重大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创新突破,在科技源头创新、应用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农业大学最美教师,生命科学学院杨建明教授: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每个中华儿女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我将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做出的科学决策部署,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锚定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高校教师职责,努力钻研促进农民增效、增收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副院长韩成刚: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相关的工作特别关注。报告对今后的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指出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作为农业科技服务一线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黄河三角洲流域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主战场,是学校为黄河战略贡献农大智慧和农大力量的主阵地,是每一位青农人服务社会的大舞台。研究院将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融入学校服务黄河战略的谋篇布局,为黄河战略的“青农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草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翟崑: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心潮澎湃、鼓舞人心。作为一名农业高校学生工作者,我将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将“两会”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团结带领青年学子投身强国伟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建功立业。站在新起点,让我们迎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踏着春天的脚步再次出发,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育人新征程中创造优异成绩。

泰山学者,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超教授: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强学科建设、促进青年就业、保障基本民生等问题都是我比较关注的方面。近年来,国家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将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力争科研工作上水平、学科建设上层次,以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崔晓磊副教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以及想方设法为人民谋福利、增福祉的决心。政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文化惠民工程”等,进一步明确了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实干赢得未来,作为农业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学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倍感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坚持“艺术设计赋能”理念,积极服务乡村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创意、设计、美术、科技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服务“三农”的艺术设计人才而努力奋斗。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宝超教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绘就了国家发展的新蓝图。作为涉农高校教师,更应居安思危,砥砺创新,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农业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为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延玲副教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要求,我所指导的“科技小院”团队,正是以研究生与指导教师长期驻扎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模式,将课堂直接开在田间,引导教育学生积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小院”模式采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方式将作物绿色技术传播给农民,打通农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三农情怀”的“一懂两爱”人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和国家对农业院校的要求和期许,加大科技服务农民力度,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培养力度,为推进国家乡村振兴培育更多创新人才。

青岛农业大学最美教师,外国语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李卿副教授:我对“两会”的召开热切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创新,让我深感责任在肩。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和教师党支部书记,我将带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实践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团委书记刘璐: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肩负着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使命担当,要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服务青年成长、促进青年就业的同时,还要引导其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融入时代脉搏中,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动物科技学院2019级学生党员刘浩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将十四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一名农科学子,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一定会倍加珍惜时代机遇、珍惜青春韶华,坚持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为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姜妍 编辑:刘琨 薛寿鹏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