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青岛农业大学端午前夕举办包粽子比赛

时间:2015-06-08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包粽子、做香囊、带五色线、画鸡蛋……这些有趣的端午习俗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端午节和中秋、春节一样,成为大家难忘的传统习俗。

6月6日,食品学院分工会和后勤集团分工会联合举办青岛农业大学2015食品文化节之教职工包粽子比赛。近百号人济济一堂,在这个喜气洋洋的周末,将职工餐厅三楼的就餐区“占领”做庆祝端午的地盘。

一大块就餐区分为三个区域:各学院单位的女教职工妈妈们包粽子、食品学院女生部的学生教孩子们编五色线、爷爷奶奶和更小一点儿的孩子一起画鸡蛋。

机关、后勤、动漫、人文……20个学院和单位的女教师们一个个手脚麻利、干净利索地包起粽子,由讲台上执掌教鞭的老师变身为厨房里的贤妻良母。有的学院的老师为了增加效率,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一个负责整理粽叶、一个负责往粽叶里放香甜的糯米、大枣和花生。大家一边包,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家常,俨然亲如一家人。

“我们包够15个啦!”

机关一分会的谭老师兴奋地说道。

按照比赛规则,首先包好15个的单位就是一等奖。最终,机关一分会获得一等奖、后勤产业集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获得二等奖,体育、动漫、人文获得三等奖。“虽然说重在参与,但是能获得第一名还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机关一的一名老师说。

包粽子让大人们过足了端午瘾,而做香囊和五色线则是孩子们的最爱。食品学院妇委会和后勤集团妇委会组织了这些活动。清香四溢的香草引得小孩竞相动手做香囊。在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必不可少的。相传每年的四、五月间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着人们,一位神仙向普天百姓伸出援手,授予人们香囊,佩戴香囊的人即可“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 从那以后虫害见了带香袋的大人小孩便会逃之夭夭。

在一张餐桌上摆满了做香囊的原料,除了必不可少的艾草,还有薰衣草、玫瑰花、菊花、千日红、红巧梅五种花草,小朋友们拿起备好的香囊,小手捏起各色花草精心地做好心爱的香囊,做好后兴奋地向伙伴炫耀着。

“我已经做好三个了,一个留给我自己,另外两个要送给我的好朋友。”一位梳着小辫的小朋友告诉记者。

五色线也是端午节的必备品。长长的一排桌子上摆着巧手的师生已经做好的各种五色线,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小朋友可以随意来取。桌子上还有多种丝线供小朋友来学习如何编。一个教、一个编,教者耐心,编者虚心,不一会儿,一个五色线经过巧手加工已然成形。

在另一边,画鸡蛋的小朋友们也不甘落后,小的约4、5岁,大的约7、8岁,他们在爷爷奶奶的看护和指导下,用稚嫩的小手画出花草、小花、大山、笑脸等图案,给普通的鸡蛋平添了一份炫色。

“端午包粽子等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又丰富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还传播了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作者: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