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图书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党建、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读者以及自身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图书馆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图书馆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理念,服务图书馆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图书馆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始终突出党建工作的政治性、群众性、实践性、创新性,深入思考和研究图书馆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谋图书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加强思想建设,增强党性修养
图书馆党支部始终将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和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做到每次学习有主题、讨论有议题,对照查问题、落实抓问题,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奋斗目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创先争优,争做学校发展先锋活动”以及教育行风民主评议等教育活动,加强了学习的督促检查,促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发扬好的工作作风。每年申报一次主题党日活动,2011年被评为优秀主题党日活动。
2.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的战斗力
图书馆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在全馆掀起比、学、赶、帮竞赛热潮,调动了全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岗位争先进、业务争一流、个人争优秀的良好局面。图书馆党支部承诺3项为教学科研服务事项,现在已经全部完成。图书馆党支部30余名党员共做出承诺87项,现在都已经按照要求完成。图书馆党支部2006年、2008年、2011被评为我校优秀党支部,2012年姜仁珍同志被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3.加强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图书馆始终重视工会工作和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会组织在民主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及桥梁纽带作用。每逢职工生病,馆领导都会及时进行慰问,并尽力做好服务,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争做先进。2006年、2007年被评为校先进集体;2009年被青岛市妇女联合会授予“三八红旗集体”; 2010年取得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先进集体的称号;2011年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工60年校庆文艺晚会,演出20多个节目,我馆选送的两个节目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2012年校工会组织的“广播体操比赛”中,图书馆代表队荣获第一名。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工会。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图书馆健康发展
图书馆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图书馆党政班子成员模范遵守国家、省部及学校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图书馆班子成员和员工模范地遵守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学校内部的财务制度,未发生任何违纪违规行为。
(二)加强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硬件水平
2007年,图书馆利用文经楼一楼建成了8507平米的文科图书馆,新增了社科图书借阅室、社科图书阅览室、报纸学习室、期刊学习室、数字资源阅览室等5个阅览室;2007年和2009年相继自筹经费150多万元,共购买了371台微机,使读者用机达到550台,满足了数字资源阅览和教学需要,工作用机也基本更新。2009年自筹经费26万元,购买了一套性能卓越、性价比高的存储系统,解决了书带光盘不能网上利用问题和部分数字资源本地镜像存储问题,方便了广大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利用。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几年来,平均每年采购图书2万余种、10万余册;每年采购中文期刊2千余份、外文期刊近百种、报纸100多份;近几年引进数据库53个,自建克隆牛、植物源农药、教师成果、外刊目次、学位论文、公共资源检索平台、随书光盘等专题数据库7个,并及时进行数据更新; 2011年新增数据库5个;2012年新增“E读”服务平台、云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移动图书馆等新的服务项目与资源,更好的满足了教学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三)拓展读者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近几年,图书馆强化“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围绕主动服务、特色服务、深化服务做文章,进一步拓展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雅的读书学习环境,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保障。
1.纸本书刊借阅服务。几年来,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图书馆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延长开放时间,实行周一至周日7:30~22:00不间断开放,周开放时间100小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需求。全馆16个书报刊阅览室年均接待读者180万人次,借还图书80万册次。
2.数字资源利用服务。数字资源阅览室在学生选课、撰写论文时,根据读者需要提前开放阅览室,延长开放时间,年均阅览总量60万人次。图书馆网页点击访问量年均300万人次,有统计功能的馆藏数据库点击量500万人次,全文下载年均300万篇,原文传递2000篇。
3.读者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每周一讲”和“预约讲座”服务,年均举办“每周一讲”40场,预约讲座16场,培训读者2800人次,不断提高读者数字资源利用水平。完成每年8000新生的入馆教育,举办培训讲座70余场,帮助新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方法。开设文献检索课,提高了学生利用中外文数据库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每年一届读书活动月。自2007年起每年组织开展一届读书活动月,每届读书活动月提出新的服务理念,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07年主要开展“爱书•惜书 做文明读者”活动,增强读者文明借阅书刊的意识,提高爱书、惜书的自觉性,保证书刊的正常利用。08年主要开展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举办了数字资源利用竞赛。09年推出学科信息服务和教授学术交流空间、学生学习空间服务。10年将学科信息服务推向深入,建立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档案”,组织馆员走进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为教学科研提供主动化、个性化服务。11年启动了教师和研究生的数字资源培训,召开了数字资源培训与服务座谈会。开展了为我校师生科技查新服务及SCI、EI、ISTP收录检索服务。12年推出“E读”、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和联合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将数字资源培训推向高潮,举办教师和研究生数字资源培训,共培训教师1888人次,研究生697人次。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一系列活动,宣传了数字资源,提高了数字资源利用率。
5.接受新任务与完成常规任务并举。2011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职称评审论文查新资格,为副高及以上职称评审成果进行新颖性检测和重合率检测,提供职称评审学术检索报告。完成每年研究生毕业论文以及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审查和提交工作。
(五)举办各种活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图书馆2006年成功地主办了烟台威海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长会议、烟台市图书馆学会“读者工作创新专题报告会”。2010年承办了全国农业高校图书馆馆长会,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研究专家、农业高校图书馆界代表等100余人齐聚我校,共同探讨“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推广与利用”,共商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之道。举办了胶东地区高校图书馆排球赛暨山东高校图书馆排球邀请赛,胶东地区高校图书馆“读秀杯”够级比赛等三次规模较大会议和活动。图书馆良好的工作状态、全新的服务理念和人性化、个性化的深层服务,以及对会议的认真的组织安排,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参会人员的赞扬和肯定。以此加强了与兄弟院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图书馆在业内声誉和学校的知名度。
(六)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馆员科研水平
积极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科学研究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近几年图书馆工作人员成功申报和在研项目大幅度上升,几年来共发表论文223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32项,全馆一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和参加了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科研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以后取得更多科研成果打下了基础,实现科研与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