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生不逢时”,没听说过“病不逢时”,而我偏偏就遇到了这不尴不尬的字眼——就在甲流横行的时期发起了烧,一烧就是38度。
来到校医院检查,结果得到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血压相对正常,不必太担心;坏消息可想而知——为安全起见,我被隔离了。于是在11月7日晚八点,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入住13号楼,成为隔离学生中的一员。
13号楼是学校一栋招待所式的宿舍楼,房间配有空调、电话、电视机、热水器等设施,条件比较好。刚住进来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偷着乐:屋里暖和、床垫软和,还有电视可看,比宿舍强多了。
因为头天晚上就打了退烧针,再加上舒适的环境,第二天体温就降了下去。只是一直胸闷咳嗽,医生说支气管炎一时半会好不了。
感觉稍微好些,整整一天我都守在电视机前,如饥似渴地搜索电视节目。的确,当人的精神贫乏时,电视便成了便捷的消遣方式,我正是这样。整整一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杂志,要么就是睡觉。看似很享受,但其中的空虚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空调暖了房间,但它带不来浓浓的人情味;电视打开了外面的世界,但它带不来真挚的笑脸,而只有这些,才真正能填补我内心的空白。不由自主地,我的眼前出现一幅画面:宿舍里,小林和云龙正在掰腕子,他们咬牙切齿,谁也不服输;小骏正在上网,如痴如醉地读着体育新闻;小超正在声情并茂地讲今天遇到的笑话,没几个人在听,但他依旧充满激情……原来,这种画面才是真正的快乐,只可惜隔离的人却体会不到。
一个集体代表的不只是“陪伴”两个字,它更给予了我们无助时的鼓励、困境中的援助、失落后的安慰。有集体的生活,才算是完整的生活。
想到这里突然有些惭愧,果真如此,“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如果没被隔离,我也不会在此时此地想到这些,看来还是要感谢隔离。不过感谢归感谢,渴望回到宿舍的心情依旧非常急切。
不幸的我被隔离了,幸运的是我马上就要解除隔离了。7天的隔离生活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这将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