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关精神,引导思政课教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深入开展“四史”学习,6月4日,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职工赴莱西市开展党史学习现场教学和特色调研活动,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
学院第一站来到了被誉为“芝兰馥郁 进士故里”的莱西市产芝村,参观了当地村史馆和徐崇儒、王丕煦两处进士宅邸。产芝村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村里原来的110套闲置房屋和500亩荒地,把分散经营变为抱团发展,自然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以农家乐为中心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构建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的工作体系,把群众参与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开创了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第二站参观了位于青岛农村干部学院内的“莱西会议”专题展。在莱西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老师们学习莱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重温改革历史,了解了“莱西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会议实况、历史地位和会后三十年山东省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拓展和深化。
第三站来到了马连庄镇胶东红色文化展馆。作为交通要地的莱西市的马连庄镇,在胶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师们了解到当地红色底蕴深厚,胶东行署曾于1947年8月至1948年底在马连庄镇河崖村办公,行署主任汪道涵前辈曾在此居住,该地至今仍保存了胶东行署、八路胡同、北海银行和胶东第一个新华书店等红色旧址,是党员学习党史,增强理想信仰的重要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在此次活动中,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到青岛市基层农村建设发展和党组织的重要引领作用。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将参观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