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现场纪实

时间:2012-09-20 来源:校报

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现场,一边是选手们有的趴在跑道上调试自控车辆的行车路线,有的打着灯光晚上10点在实验室天台上比赛,有的晚上9点40还在紧张调试自己仪器忘了回校的班车10点发车,有的带着三个通宵熬出的黑眼圈依然精力充沛地比赛……一边是评委们或瞪大了眼睛观察每一个实验数据,或吃着饭盒探讨学生的比赛作品,或晚上10点还等待着选手进行赛前程序调试……当然更不能忽略的是在大赛背后默默付出的更多的老师和志愿者们……

努力不只四天三夜

9月19日,比赛现场,排队等待比赛的几名选手坐在台阶旁边睡着了,经询问得知他们来自山东理工大学。比赛的这段时间,他们平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连睡觉都是在实验室,毯子往地上一铺或者在桌子上一趴就睡着了。

当然,这样的比赛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是苦中作乐的满足感。“有天晚上特别好玩,大家都趴着睡着了,突然队长爬起来在作品前折腾了一阵,又回去睡了,当时我们还以为他梦游呢,没敢叫他”,队员们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开怀大笑,一扫几天下来的疲惫与汗水。

车辆会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D题)比赛现场,青岛农业大学黄挺坚、贾云博、安剑参赛队表现出色,成功完成所有项目。赛后,黄挺坚说:“我从大二就进实验室学习,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比赛的四天三夜我们更是很少休息,挑灯夜战,所以这个结果是我们意料之中的!”自信的脸上,黑眼圈依稀可见。他们还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经验,“做这样的项目一定要将基础阶段做好才能完成更高的阶段,一起步就牢牢抓住了基础阶段,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大赛评委侯加林老师谈到:“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赛事的热情值得肯定,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因为熬夜有了黑眼圈。但是有些同学心太浮,缺少扎实的基础,规划和方案也欠佳,做科技创新一定要沉得下气才行!”

19日晚上9点40,低功耗电波钟的设计制作(B题)现场,5组参赛队伍依然在紧张地调试程序。“低功耗电波钟要接受一个电波,白天的时候信号不稳定,只能等到晚上测试。我们回校的大巴晚上10点发车,同学们已经去协商了,希望能延迟几分钟,我们不能半途而废。”一位来自济南交通学院的参赛选手说。

一旁等待的评委老师说:“学生们为自己的作品付出了很多心血。作品制作时间虽然只有四天三夜,但是学生们为了能取得好成绩,每天泡在实验室学习、研究,老师理解学生的艰辛,我们愿意多等一会。”

全校助赛总动员

评委在忙碌,校、院领导小组的老师们和志愿者当然也必须坚守在岗位上。晚上10点,机电工程学院负责实验室测试工作的龚丽农老师还在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甚至来不及和记者交流几句。

为保证大赛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60名志愿者和20多名教师及学校教务处、保卫处等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保证大赛稳步进行。 教务处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度重视,4月份召开了竞赛筹备会,较早地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切实开展工作,对学生的培训工作、临战前的准备工作、比赛时的后勤保障工作,都做了详尽的安排。由于早研究、早动手,及时发现和解决了许多大赛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大赛的顺利进行。大赛期间,教务处处长朱连勤到现场看望了参赛同学,鼓励他们拿出拼搏精神,发挥最好水平,为青岛农业大学争光。

青岛农大通过自愿报名挑选了60名大学生志愿者做好大赛期间服务工作,报名、引导、实验室人员安排和传呼等工作一条龙服务,为保证效率,实验室的一组队伍测试结束,志愿者会立即带下一组进行比赛,保证了大赛期间参赛小组的各项工作高效率地完成。

19日,各组的很多老师和志愿者5点钟就起床了,开始第一天的忙碌。机电工程学院的王德国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安排志愿者准备赞助商展位桌椅。到了中午,他安排志愿者买来了盒饭,分发到了每一个评委和志愿者手里,自己却两手空空回了办公室。“老师们知道我们又累又饿,把自己的盒饭都分给我们了。”志愿者李新勇说。

在实验室的门口,各个志愿者都不停地穿梭在走廊和实验室之间,并且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中午,由于比赛还在继续,志愿者们就分成两批,轮班吃饭。正在吃饭的马鑫得知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组参赛队伍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小车的轮子松动,想通过强力胶粘上,却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马鑫立即放下饭盒,领着队员一路跑到商店,买到强力胶之后,立刻返回,最后该组选手按时顺利进行了测试。

“和学校的老师们并肩作战我们感觉很好,老师们认真工作的态度也感染着我们志愿者。另外,看到这么优秀的作品,也激发了我搞科技创新的兴趣。”刚上大二的志愿者马鑫说。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工程楼4、5、6楼都有比赛,每一层楼都安装了一台饮水机和电热水壶,小小的细节,温馨的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工作的认真细致。

赞助商、专家、学生谈科技实践

当今,创新实践意识已经成为企业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此次大赛的赞助商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沈洁总监称,他们会尽可能为大赛提供实验器材,因为她们喜欢也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种比赛可以让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有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看到有这么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看到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不分昼夜艰苦奋战的精神,遇到坎坷、挫折不服输的毅力,我们万分欣喜。这也是我们连续三年一直赞助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的动力。”沈洁总监说。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每年的招聘工作中,都会很看重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如何体现,就在于你平时参加过什么比赛或者自主设计过什么样的作品。如果你参与过如电子科技大赛这样的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绝对能成为你应聘中一个很有分量的筹码。”

中国石油大学作为下一年电子设计大赛的承办方,也派代表前来到青岛农大交流考察。“创新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你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研究生导师会喜欢你,企业也更喜欢你。电子设计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对科技实践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来校交流的中国石油大学刘润华教授谈道。

现在我们都在要求改革应试教育,其实是情有可原的,纸上谈兵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实践创新却对未来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平慧老师说:“像海尔、海信等大型公司几乎是对获得重大奖项的大学生敞开了绿色通道。”

来自聊城大学的参赛选手刘启蒙比赛完后,悠闲的逛起了青岛农大校园。交流中,记者了解到他搞科技实践已经两年了,这次比赛完成得也很好。“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各种手段结合在一起实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十分享受科技实践的这个过程。”

(学生记者 晁星 曲俊凯 吴多香 张巧巧)

 

 夜幕完全降临,专家们还在进行测试

夜晚十点,选手们还在比拼

更多精彩图片: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剪影

作者:学生记者 晁星 曲俊凯 吴多香 张巧巧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