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大学毕业担任高校教师至今,她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她30多年高校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教师事业的终身追求。
她就是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颖教授。
终身做优秀老师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与本分,这一点李颖教授一直在努力。
“身为一名老师,就要爱他的学生,因为自己的课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品牌,只有把课教好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养,才能算是合格的老师。”在与李颖教授畅聊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眼神里的坚定、希望和自豪。“我感觉学生都挺喜欢上我的课,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高兴的是他们常常把我当朋友。”
1994年李颖教授放弃了在塔里木农垦大学园艺系的教学工作,不远千里来到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任教。从此,她便在这里不断躬耕,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李颖教授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和关注实验室建设。她说:“学生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知道所学的深浅。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理论教学。”她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个的书呆子。李颖教授在1993~1994年对果蔬贮藏加工实验室实行开放试点,学生在果品和蔬菜产品旺季,可以自己设计贮藏加工试验,并在实验教师的参与下,生产系列加工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且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迅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6年李颖教授开始了面点加工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两年后面点加工实验室基本落成。由于初次建成,可想而知当时实验室设备的简陋,而李颖教授就是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顶住压力,想办法做实验。在实验中,她将学生分成多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3~5名,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动手的机会,有力地保证了实验和实习效果。
2004年学校开设“食品感官评定”课程以来,李颖教授通读教材,从零开始设置实验,领会试验要点,按照GB/10220—19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等系列推荐国标设置实验。在课堂上,她用最简洁的方式、最通俗的语言为我们诠释了《食品感官评定》课本的精髓。
经过李颖教授和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此课现有成型实验10个、完整的课程实习指导1个,这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教学。李颖教授也致力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她编写了《食品感官评定实验指导书》。
李颖教授在教育事业里默默耕耘,没有日夜,没有怨言,只为桃李满天下的那一份期望,只为自己的学生能拥有一份美好的未来,只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教育事业中。
严于律己,注重科研
工作以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毫不松懈,多次参加省部级科研工作,包括“野蔷薇果实营养成分研究及其系列加工品的研制”、“稻米加工特性研究及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特殊人群专用生态米的开发”、“北沙参绿色道地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及产地示范”、“山东省道地药材北沙参无性繁殖新品种选育研究”、“北沙参优良种质标准规范化研究”和“国家花生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的建设(2008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级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一级学报论文7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国外重要刊目2篇,编著《蔬菜产品商品化处理技术》、《面点工艺学》等著作6部,并用于技术推广。
近几年,李颖教授还开展了其他的小米加工项目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年以来,项目组成员在《中国粮油学报》以及《食品科学》等一级学报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有《粳米米线的研究初探》、《小米淀粉提取方法的比较》、《小米山药混合粉的制作及品质分析》、《适合老年人食用的大米筛选与复配》、《延长小麦胚贮藏期的研究》、《孕妇专用营养米研究》、《小米雪饼的研制》等。
李颖教授注重自身学习,不断扩展教研领域。2009年3月,参与中国农科院组织的项目,承担了“公益性行业(水生蔬菜)科研项目”,该项目研究了水生蔬菜的科研技术。项目研究的水生蔬菜品质高、公益性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水生蔬菜品种选择和工艺条件优化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尽快完成水生蔬菜科研项目并实施中试和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
这些荣誉和成绩对于她来说更是一种鞭策,科研的成功只是开始,她更想看到的是科研的成果可以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实现工业化,这样科研的成果才更有价值,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们。这也是她进行科研的最终诉求。
心系学生,关注班级工作
李颖教授担任班主任以来,任劳任怨,爱护每一个学生。所在班级的各项工作均在前茅,多次获得校级“红旗团支部”和“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李颖教授在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特别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她说,只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班主任,才能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和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榜样,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积极回复学生提问,真诚与同行交流工作心得体会;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潭活水”的理念;定期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养成了热爱本职工作、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每次接管新生班级时,李颖教授都会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举办新老生座谈会、教师学生座谈会、文艺晚会等,使新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李老师注重班级干部团体建设,促进班级管理,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注重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工作协调,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而使班集体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担任班主任以来,她始终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作为班级工作的灵魂和第一要务,通过召开全体学生班会和班委会、走访学生宿舍、与学生个别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动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力争使全部工作都围绕学生、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多年来,在各项班级活动、院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在学生奖助学金评选、推优评优、学生助学贷款等工作中,她坚持做到公平公正,不徇私情。李颖教授心系学生,对所带的每届毕业生都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指导,提前启动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她定期召开就业动员会,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全方位引导学生一次性就业。
李颖教授说:“当教师很辛苦,也比较清贫。但它确实是一个光荣、伟大而崇高的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无穷的乐趣。教书有苦涩的根,但却有甜蜜的果。育人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困难和苦涩是注定的,但把一个有潜质的学生培养成英才,便是最甜蜜的果了。”
对于李颖教授来说,她将自己30多年的青春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她终身的奋斗目标。桃李芬芳遍天下,李颖教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时光这把刻刀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在学生心中,她的儒雅和大度是时间无法改变的。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