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才培养

园艺学院: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时间:2007-05-02 来源:宣传部

园艺学院
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胶东第一剪戚其家,山楂大王迟焕吉,被《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和《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的“西部科技播种者”李庆典教授……
    一直以来,在园艺学院,像这样乐于奉献、在业界广为称道的教师有很多,多年来,一批批出自这样教师教授下的学生也都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他们中除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与微生物学系教授栾升等一批佼佼者外,更多的则成为了山东果树业的中间力量。据统计,目前,山东省62%的县市级果树站站长由该学院的毕业生担任,也就是说,从园艺学院走出的毕业生正担负着占全省果树面积90%以上的果树的成长、发展问题。
    为山东地方经济和我国农业发展服务,是园艺学院一直努力的方向。园艺学院院长王然概括学院办学思路为:围绕我校的总体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学院过渡。

教学插上科研的翅膀

园艺学院现有31名教研人员,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博士后出站6人,学成回国5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如果说独特的地域、悠久的办学历史是学院的优势,那么,深厚的专业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则是另一更大的优势。用王然的话说,这支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队伍是学院的真正灵魂。
   正是这样的师资队伍使学院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形成了一批科研型教师,正是这样一批教师为学院的教学插上了科研的翅膀。“科研是我们的传统和优势”,园艺学院院长王然说,“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我们就育成了‘中香梨’、‘鸭香梨’、‘香茌梨’等多个品种,其中‘中香梨’被全国果树会议定为全国推广品种,并获山东省科技大会奖;八十年代“茌梨系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九十年代“苹果砧木资源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几年,戴洪义教授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系)分别获得山东省林木良种证和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高酸制汁苹果杂交育种”项目于2006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十五”以来全院承担各级各类课题80余项,科研经费达1400万元。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
    丰硕的科研成果,带来的是教学内容的丰富。科研使学科基本理论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能及时得到更新与充实,学生的视野与思路也随着不断拓展。而广大教师除了把自己在科研中的发现与收获及时带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外,还直接引导学生参与其科研课题。学院的王永章教授,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近3年指导本科毕业实习18人,其中17人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王彩虹教授,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近3年指导本科毕业实习18人,其中16人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从科研中体会到了课堂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有效地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通过参与科研,许多学生的专业思想得到了改变,不少学生因此从心底里产生了对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趣。另外,学院还把科技成果推广与育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广泛参与学院新科技、新成果的传播推广中,培养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思想,从而有力促进了学风和教风建设。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让老学科充满活力

园艺是一个老学科,如何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让老学科永葆活力一直是学院探讨的问题。在不断地探讨中,学院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不断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对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认识、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对做好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的认识和教学辅助、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工作服务的认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措施和手段。
    学院的传统优势之一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扬传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为此,学院近几年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成莱阳和青岛园艺实验站120亩,建设校外实习基地8个。在莱阳校区还建有北方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有16个主要北方果树树种,品种类型共200多份,青岛校区也完成了北方果树标本园建设。
    结合实验基地和设施的建设,学院在教学软件上也进行了改革,实施学生“四年不间断式”实践模式。即大一、大二结合专业的公益劳动,增强感性认识。大三开始,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科研训练、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最后的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将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贯穿到一起,使学生能较早的得到专业教师在专业课学习、个人的主攻学习方向(考研方向)、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缓解了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等的矛盾。同时,学院还调整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行了全院实验室(实验管理人员负责)、研究室(导师负责)、实验站(实验站管理人员负责)的全天候开放,以提供保证。
    为有效强化实践教学,学院还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在结构上设置校院两个平台,包括六个模块和一个环节,即校级公共课、校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院级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园艺专业在专业限选课上设置了果树和蔬菜两个方向,注重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增加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教学的比重,调整了专业课的设置(主、辅修方向)。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生培养原则。
    此外,学院依据学科发展,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保证传统专业仍然活力不断。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使毕业生普遍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生受到企业单位的广泛好评。“政治素质较高,识大体顾大局;业务素质过硬,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很强,进入角色较快;工作踏实、肯吃苦,有奉献精神;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总体来看,毕业生在工作中显示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成为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 

作者:王珏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