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媒体聚焦: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大学生演绎爱国话剧

时间:2025-07-07

【编者按】6月29日,半岛新闻、青岛早报、观海新闻、青岛新闻网以《大学生演绎爱国话剧》为题报道了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平度校区大创剧场举办第十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暨第九次博雅剧社展演。

6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平度校区大创剧场举办第十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暨第九次博雅剧社展演。本次活动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通过话剧艺术形式,带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家国情怀。

演出精选四部剧目,包括两部原创话剧和两部改编经典。《梦穿烽火》创新性地融入穿越元素,生动再现青岛大青杨战役中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壮烈场景;《红豆》则通过陶家三代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改编剧目《女驸马》展现古代女性智慧与勇气,《窝头会馆》则真实呈现旧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演出中场,大学生艺术团带来民乐《象王行》等精彩节目,以艺术语言致敬历史。

现场,学院领导为博雅剧社新社长颁发聘书,专业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该学院党委书记徐以师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也是学院实践育人的重要成果。通过话剧创作与表演,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更深化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相关链接https://news.bandaoapp.com/shares/tuwen.html?newsId=1139315418675286016

翰墨长河,激荡千年雅韵;方寸舞台,演绎万象乾坤。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青农学子通过原创及改编经典话剧进行展演的独特方式,致敬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历史。

6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暨第九次博雅剧社展演。本次展演以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主题,同学们精心准备了《梦穿烽火》《女驸马》《窝头会馆》《红豆》四部精彩的话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师生在平度校区大创剧场观看了本次演出。

《梦穿烽火》和《红豆》为学生原创话剧,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生动演绎了国家危难之下仁人志士的挺膺担当。《梦穿烽火》以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穿越元素为主线,表现了青岛大青杨战役中战士们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拳拳赤子之心。《红豆》以陶家三代人在国家民族危难的不同时刻,都毅然选择为国家舍小家的命运抉择,以小见大,展现了乱世之中无数中国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滚烫初心。

 
 

改编自经典黄梅戏的《女驸马》,在历史与戏说的交融中,讲述了奇女子冯素珍为救爱人褪去红装,巧试春闱,最终状元及第,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中以智周旋,以情破局的故事,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领略到这位传奇女性的聪敏与坚毅。

 
 

《窝头会馆》谱写了一幅烟火情浓的小院群像,展现了国民党暴虐统治下“窝头会馆”的善良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苦苦挣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成功把观众带入了那段困窘的历史,观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话剧演出的中场,歌曲《年轮》婉转旋律中沉淀着悠悠岁月的力量。大学生艺术团民乐队演奏了民乐交响《象王行》,以磅礴乐音礼赞不屈英魂,诉说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演出结束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蔡连卫为博雅剧社新一任社长颁发聘书。中文系林树帅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演出做了精彩点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徐以师总结,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用心付出,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同时期待博雅剧社明年带来更加精彩的作品。

本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专业实践的舞台,提供了在理论与实践交融中进一步深化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能力的宝贵机会。同时,本次大赛主题鲜明,同学们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主题演出中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英雄先烈的不朽精神及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本次大赛培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相关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3955810095972906/?log_from=c2ad73ecd50198_1751944935617

翰墨长河,激荡千年雅韵;方寸舞台,演绎万象乾坤。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青岛农业大学学子通过原创及改编经典话剧进行展演的独特方式,致敬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历史。6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暨第九次博雅剧社展演。本次展演以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主题,同学们精心准备了《梦穿烽火》《女驸马》《窝头会馆》《红豆》四部精彩的话剧。

《梦穿烽火》和《红豆》为学生原创话剧,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生动演绎了国家危难之下仁人志士的挺膺担当。《梦穿烽火》以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穿越元素为主线,表现了青岛大青杨战役中战士们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拳拳赤子之心。《红豆》以陶家三代人在国家民族危难的不同时刻,都毅然选择为国家舍小家的命运抉择,以小见大,展现了乱世之中无数中国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滚烫初心。

改编自经典黄梅戏的《女驸马》,在历史与戏说的交融中,讲述了奇女子冯素珍为救爱人褪去红装,巧试春闱,最终状元及第,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中以智周旋,以情破局的故事,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领略到这位传奇女性的聪敏与坚毅。《窝头会馆》谱写了一幅烟火情浓的小院群像,展现了国民党暴虐统治下“窝头会馆”的善良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苦苦挣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成功把观众带入了那段困窘的历史,观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话剧演出的中场,歌曲《年轮》婉转旋律中沉淀着悠悠岁月的力量。大学生艺术团民乐队演奏了民乐交响《象王行》,以磅礴乐音礼赞不屈英魂,诉说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

本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专业实践的舞台,提供了在理论与实践交融中进一步深化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能力的宝贵机会。同时,本次大赛主题鲜明,同学们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主题演出中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英雄先烈的不朽精神及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相关链接https://www.guanhai.com.cn/p/395925.html

青岛新闻网7月7日讯(记者 孙志文)翰墨长河,激荡千年雅韵;方寸舞台,演绎万象乾坤。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青农学子通过原创及改编经典话剧进行展演的独特方式,致敬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历史。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暨第九次博雅剧社展演。本次展演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同学们精心准备了《梦穿烽火》《女驸马》《窝头会馆》《红豆》四部精彩的话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师生在平度校区大创剧场观看了本次演出。

《梦穿烽火》和《红豆》为学生原创话剧,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生动演绎了国家危难之下仁人志士的挺膺担当。《梦穿烽火》以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穿越元素为主线,表现了青岛大青杨战役中战士们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拳拳赤子之心。《红豆》以陶家三代人在国家民族危难的不同时刻,都毅然选择为国家舍小家的命运抉择,以小见大,展现了乱世之中无数中国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滚烫初心。

改编自经典黄梅戏的《女驸马》,在历史与戏说的交融中,讲述了奇女子冯素珍为救爱人褪去红装,巧试春闱,最终状元及第,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中以智周旋,以情破局的故事,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领略到这位传奇女性的聪敏与坚毅。

《窝头会馆》谱写了一幅烟火情浓的小院群像,展现了国民党暴虐统治下“窝头会馆”的善良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苦苦挣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成功把观众带入了那段困窘的历史,观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话剧演出的中场,歌曲《年轮》婉转旋律中沉淀着悠悠岁月的力量。大学生艺术团民乐队演奏了民乐交响《象王行》,以磅礴乐音礼赞不屈英魂,诉说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演出结束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蔡连卫为博雅剧社新一任社长颁发聘书。中文系林树帅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演出做了精彩点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徐以师总结,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用心付出,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同时期待博雅剧社明年带来更加精彩的作品。

本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专业实践的舞台,提供了在理论与实践交融中进一步深化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能力的宝贵机会。同时,本次大赛主题鲜明,同学们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主题演出中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英雄先烈的不朽精神及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本次大赛培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相关链接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25-07/07/content_23673317.htm

编辑:高一鸣 季敏慧 韩明烁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