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23日,山东农科频道乡村季风公众号“学习强农”以《1000万元!“福星”创山东省自主晚熟苹果新品种转让费最高纪录!》为题,报道青岛农大转让“福星”苹果创山东省自主晚熟苹果新品种转让费最高纪录!
1月23日,“苹果新品种‘福星’转让仪式”在青岛农业大学城阳校区举办。
在本次“转让仪式”上,青岛农业大学通过协议方式将“福星”的苗木繁育经营权转让给“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金额达1000万元,创山东省自主晚熟苹果新品种转让费的最高纪录!
此前,山东省自主晚熟苹果新品种转让费的最高纪录是668万元,是由烟台农科院自主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烟金蜜”创下的。
据“福星”选育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张玉刚介绍,“福星”是由青岛农业大学苹果育种团队利用“新世界”和“粉红女士”杂交选育而成的,它的外观呈现艳红色,高桩,端正。
“福星”是一种晚熟品种,每年的10月底成熟上市,种植的第二年便可以成花结果,第三年平均亩产能达到3000斤,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在8000斤左右。“‘福星’口感脆甜,平均糖度在16度以上。而同为晚熟品种,‘富士’的平均糖度在13-15度”张玉刚说。
在全国区域种植试验中,“福星”抗病性能表现突出,它高抗炭疽叶枯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同时,它硬度大,还耐储藏,储藏期可以达到一年以上。除此之外,它还能实现免套袋栽培,每亩地能直接节省成本3000元左右。
据了解,我国的苹果种植总面积3000多万亩,其中晚熟品种——“红富士”的种植面积占到70%以上,其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红富士’是我们早些年从日本引进种植的,从当前国内品种种植结构上来说,品种单一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晚熟‘红富士’一家独大的现象,容易导致苹果集中上市,扎堆销售。如此一来苹果的市场卖价很难提高,再就是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张玉刚如是说道。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书记隋成竹说:“随着“福星”的成功转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种植比例,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将‘果盘子’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满足14 亿中国人对优质苹果的周年供应需求。同时,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继峰说:“我们前期准备在山东、河南、陕西、新疆、云南等苹果优生区,推广‘福星’种植面积约2万亩左右,年产量在6万吨左右。未来我们将发展一部分20-40亩的小规模种植基地,以少投入、多产出、可持续发展的种植理念,为果农提供更全面的‘福星’品种种植技术,改变目前我国苹果种植品种单一、新品种发展规模小、市场占有量少等缺点,增强自主产权品种发展能力。”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ZTMExMUso09aVNZnnkn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