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大众日报:穿高跟鞋的“教授村民”

时间:2010-03-19 来源:大众日报

 
董雅娟在实验室里
 
    仁里村不宽的街道上,经常走着梳着长长的马尾辫、穿粉色高跟鞋的董雅娟,爱干净的她,爱穿白色羽绒服,有10条白裤子,钻进牛棚从不捂嘴巴,查看小黑牛,就像查看一个个珍藏的宝贝,“我本来就是兽医嘛!”乍一看,她跟村民的打扮格格不入,但她的泼辣皮实,让村民佩服,都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好街坊。

    虎年春节,300多户村民排着队来董雅娟的基地分牛肉,一家一公斤。董雅娟笑着说:“不多,就是让大家都尝尝吧。”

    3月14日,刚刚又把自家黄牛送去配种的村民李尊亮,养小黑牛已经四五年了,他告诉记者:“ 2006 年开始,我就通过人工受精给自家的黄牛配种培育小黑牛,出生后6个月回收。养小黑牛比普通黄牛多赚两成的钱,并且配种的时候就签订了收购合同,不愁销。”李尊亮说以后他准备和董教授的场里合作,直接喂黑牛,将来的经济效益更大。

    董雅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胚胎移植牛犊,一出生就能卖2000元,养到6个月,就能卖4000到5000元,育肥成出栏牛一般需要28个月,按当地普通黄牛每公斤12元的价格,每头黄牛大概可卖8400元左右,而一头同样重量的克隆牛却可以卖到5万多元。”

    不仅仅是养牛的农户,董雅娟带来的高科技深刻地改变着仁里这个小村子。路修上了,路灯也有了,全村都用上了沼气,过去连村干部都选不出来的小村子,变成了低碳、 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过去焚烧的秸秆,现在也以每公斤6-7分钱的价格卖给了董雅娟的饲料加工厂。

    如今,董雅娟的肉牛新种质产业化开发基地,已发展到核心群繁育优质高档肉牛4000多头,育肥出栏10000头的规模,直接带动3万农户,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进行高档肉牛养殖。

    而随着高青被纳入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克隆牛改良高档肉牛”成为黄三角的签约项目,董雅娟看到了把“小黑牛”做成“小金牛”的最好契机。

    小黑牛肉牛产品即将进入“世博会”,董雅娟将“小黑牛”改成了“布莱凯特”的洋名,尽管翻译过来还是“小黑牛”,却作好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准备。

    展望未来,董雅娟笑着说,“ 5年之后就应该非常美好了。我希望能做成上市公司,吸引社会资金来发展,降低这个牛肉的价格,由高端市场向平民消费转变,让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转基因水稻在我国进行商业推广是否安全可行的争论始终不曾停止。那小黑牛是不是也是转基因呢?

    “小黑牛主要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并不是转基因,这是两个概念。”董雅娟说,克隆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其实就是无性繁殖。小黑牛是通过母体牛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的复制品,它的外表、遗传基因与母体牛是完全相同的,并没有发生基因的改变。而转基因技术是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并把这种基因转入到目标生物中,使其与目标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出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生物体。转基因技术改变了原物种的性状,培育出的是新品种,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往往以克隆技术作为手段。“小黑牛”是“放心牛”。

作者:陈巨慧 卞雨洁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