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暑期进行时系列报道”共发布综合报道三篇,详细报道了青岛农业大学师生积极利用暑期时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总体情况和成绩亮点,相关报道先后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等多个平台转发,展示了青岛农大人担当作为、奋勇追梦的精神面貌和典型事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新学期新气象。当前,学校各项工作已全面顺利展开,全校上下将按照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要求,扎实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博士点申报,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这个暑假,对青岛农业大学的理工科学院来说,“学术”成了师生们的关键词。各学院通过开展学科骨干团队建设、参加学术活动,集中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参加创新大赛、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积极热情投身学术交流创新,开拓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水平,使校园内外充满了“学术味儿”。
“学术味儿”发展建设:学科专业、人才队伍,一个都不能少
8月23日,“山东计算机学会进校园活动”走进青岛农业大学,本次活动由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承办,老师们积极参与其中,同来校的15位山东计算机学会成员、省内计算机学科一线专家教授共同探索合作共赢新路径。会议期间,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取得有益成果。在机电工程学院,学院学术骨干、年轻教师代表和研究生秘书参加了“2019年中国农机青年论坛”,并在会上做主题发言,交流专业心得。借助大会,学院还向来自全国的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与会人员积极介绍学校近年来“以学科建设为统领”战略下的人才引进情况,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的关注。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4次召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学院班子成员、专业教师围绕专业发展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碰撞,越来越准确地把握了专业认证标准,推动学校食品专业在“新工科”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化学与药学院召开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论坛会,邀请同行专家来校指导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此外,多个学院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取经”,不断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刘妍今年6月开始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访学,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方面研究。“通过深度算法学习,检测、识别并跟踪视频或照片中施工工人在现场的不安全行为,未来希望将成果应用到通过对施工工人的姿势识别提高安全生产上。”刘妍告诉记者。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党员赴素质拓展基地,开展系列团队建设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大家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老师们表示,新的学期将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一流学科——水产学学科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为学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全体党员、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前往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就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向兄弟院系学习先进经验,并重点围绕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进行了交流。学院部分教师还访问了河南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加强双方深度交流,提升合作水平。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党员开展活动
“学术味儿”科学研究:按下“快进键”,成果纷纷来
暑假到来,在学校教学工作按下暂停键的同时,科研工作却按下了“快进键”。对高校教师来说,既当教育工作者又当科研工作者,暑假向来是集中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推进科研进展和成果转化的“黄金时间”。
暑假期间,机电工程学院4项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筑工程学院孟丹副教授课题组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所研发的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上得到初步应用,预计2019年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课题组还成功研制了混凝土防水密实剂、聚羧酸减水剂两种产品。学院全洪珠老师带领多名研究生进行了再生骨料制备路缘石及道路水稳层、生态鱼礁混凝土行业标准验证试验等课题研究,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推进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机电工程学院王东伟教授带领的芝麻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协同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第五届平舆白芝麻产业大会。会上,由学院与河南农科院芝麻中心联合研制、大阳通用制造的高效芝麻联合收获设备备受关注,收获大批意向订单。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山东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推进马铃薯全粉产品的检测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在此基础上开启了马铃薯饮品研发工作。学院范荣波、王莹、王凤舞三位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以“酶工程”技术专长对平度市多家企业开展帮扶,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多项实际问题,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张双灵教授与西南大学民建总支达成科技扶贫合作意向,并与平度市农业局、农技站就驻村扶贫等工作进行了交流。
除了高产多产的专家教授们,农大学子也毫不示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科研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联网创新实验室“青农物联”创新团队的同学们在学院老师王蕊指导下,凭借参赛作品《多功能可穿戴物联网智能手臂》,最终获评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最高奖——华为杯全国二等奖。
食品学院范荣波、王莹、王凤舞三位老师到平度市企业开展帮扶工作
理信学子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上获奖
“学术味儿”社会实践:理论加应用,好玩更有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融入并应用于实践,始终是学校理工类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的一大特色,今年也不例外。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祝秀芝老师已先后三次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团。今年,祝秀芝带领学生围绕生态文明、土地流转和村庄规划进行延续性实践活动,形成了《倚在黄瓜藤曼上休闲观光的村庄——山东省海阳市留格庄村区域规划(2019-2025)》规划文本,为乡村产业融合注入新“智力”。
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依托科技小院探究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实践服务团,今年暑假由陈延玲、魏文良和刘国成3位专业教师带领,分赴莱西市9个乡镇、30个村庄开展调研。同学们对当地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畜牧养殖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实际调研,考察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学习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维和协会成员则继续关注着岛城周边的濒危植物保护问题,对濒危植物“青岛百合”进行了调查研究。
有调研研究,更有宣讲和支教。生命科学学院“情系沂蒙,心梦飞扬”社会实践团借助专业特色,在沂蒙山区开展植物宣讲和植物小课堂,将支教进行得有声有色。机电工程学院“助梦起航科技成长营”联合青岛市城阳区妇女联合会,举办“学在我家”小小科学家亲子实践课堂和科技夏令营,受到孩子们欢迎。学院“豫见科技”公益服务团深入河南驻马店当地一小学,结合专业特色设计出了“承载机翼,载梦飞翔”科技飞行课程、“疯狂3D,一往直前”科技建模课程、柠檬有“碘”不一样科普课程等系列融入“科技含量”的课程,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玩科学、学科学”的有趣平台。
机电工程学院“小小科学家”亲子实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