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126名同志“青岛拔尖人才”称号。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张玉刚、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王东伟入选。
张玉刚主要从事苹果遗传改良与育种以及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专项建设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及青岛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和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等项目10余项;选育了苹果新品种8个,获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5个、申报国家苹果品种登记13个;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专利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收录13篇,主编著作2部。张玉刚现担任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果树特色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农村顾问团成员,山东省及青岛市科技特派员,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国际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理事、分子育种分会理事;《山东农业科学》、《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他多次获青岛农业大学教学优秀质量奖、优秀论文指导老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最受欢迎本科任课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东伟,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等。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全国十佳农机教师、全国优秀农机科普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地厅级等项目3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成果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研发团队骨干成员,始终坚持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领域为主导的研究方向,突破一系列农业机械化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共申报专利121项(授权发明51项、实用新型62项),发表论文42篇,多被SCI、EI等收录引用。制定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等规程2项、编著《现代中国花生栽培》1部。
青岛市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并代表着当前青岛地区领先水平,为青岛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岛市拔尖人才选拔工作每两年评审一次,管理期不超过四年。选拔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的原则,不受学历、职务、资历、身份的限制,把对社会实际贡献和现实政治表现作为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