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我校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胶州行活动正式启动

时间:2006-08-17 来源:宣传部

 

 

  8月16日上午,我校“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胶州行”活动启动仪式在胶州市隆重举行。仪式分三个会场同时进行,校长李宝笃,胶州市副市长丁继恕,青岛市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青岛高级专家协会秘书处处长单卫平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在第一会场——胶州市政府会议厅进行的启动仪式。副校长宋希云、原永兵和胶州市农业局、胶莱镇有关领导出席了设在胶莱镇的第二、三会场的启动仪式。
  李宝笃校长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就我校教学、科研的基本情况以及服务团准备参加的主要活动和服务团专家做了介绍。他说,我校作为一所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教授、副教授550多人,博士230多人,科技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科技服务、农民培训的重任。他指出,我校即将在胶莱镇开工建设的“莱阳农学院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就是集研究、开发、推广和培训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中心。他表示,本次“启动仪式”只是揭开了我校与胶州市合作的序幕,双方的合作将是长期持续、扎实有效的。在联合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科技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将逐步向深层次、大范围推进,逐步建立一种校市合作的长效机制,使双方的合作扎根、开花、结果。
  胶州市副市长丁继恕在致词中,对我校此次举办的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胶州行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胶州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概况。
  在启动仪式的第一会场,我校经管学院院长李树超教授和李中华博士分别做了《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报告。
  在第二会场——胶莱镇政府礼堂,传播学院院长赵晓春教授向胶州市各镇、处农办主任,农业科技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局全体技术人员和部分蔬菜种植大户,详细介绍了我校主办的“青岛市农业科技传播服务平台”的栏目设置、服务项目,并重点向大家讲授了科技服务平台的使用方法。园艺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讲授了马铃薯栽培的关键技术,作了“马铃薯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
  在第三会场——胶州胶莱镇大集,我校植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环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播学院近30名博士、教授为当地农民现场解答农业技术问题,赠送科技书籍,受到当地百姓地热烈欢迎。原永兵副校长在现场接受山东卫视记者采访时说,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仅是要现场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博士教授们与农民通过这种双向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一方面使博士教授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各种具体情况和问题;另一方面,让农民了解博士教授们的技术专长与最新科研成果。他希望,通过充分发挥学校的农业科技优势,使胶莱镇的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种植业技术有体系、产品有标准,生产有组织,从而进一步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胶州行”还将围绕胶州市蔬菜示范区建设,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为目标,定期开展博士、教授解难答疑活动,从而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民科技意识不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不当的问题。届时,我校博士、教授将深入胶州各地,进行每月一讲,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使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针对胶州市蔬菜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但深加工产业滞后的现状,充分发挥我校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智力和科研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科研开发,进一步加快当地蔬菜产业化发展步伐。三是努力解决胶州市目前农民合作组织管理不规范、协会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期间,我校博士、教授将积极向胶州市各级相关部门介绍、讲解先进国家农业协会的发展模式,并结合胶州市自身特点,协助当地优先在蔬菜示范区相应镇培育1至2个管理规范、组织合理、协调发展的农村合作组织,使其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典范。

作者:陈太安 刘晓华 昝植乾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