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致力于教学 潜心于学术

时间:2014-02-19 来源:人文社科学院

致力于教学,潜心于学术,无愧于时代

——在五届四次教代会上的发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贾乐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致力于教学,潜心于学术,无愧于时代。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现有教师7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1人,其中,在读博士9人;另有兼职教师30多人。现有一个硕士点、四个本科专业、两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21人。

2013年,学院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将7个平行的教研室按照学科专业调整为“一部两系”,那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社会管理系、中文系。思政部下设哲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德育4个教研室,开设全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管理系下设管理学、社会工作2个教研室,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专业,农村组织与制度科学学位硕士点;中文系下设文学、语言学、秘书学3个教研室,开设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两个本科专业,秘书与公共关系专科专业。学院制定了系部工作职责和发展规划。学院结构的调整,摈弃了制约学院发展的结构性障碍,使“一部两系”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建设平台,可以更好地适应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2014年,是学校的“深化改革年”,在此,我汇报一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年”的具体思路:

一、围绕农业科技发展,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农村组织与制度科学学位硕士点已经实现招生,这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是筹建山东省齐鲁农业文明研究基地。凝聚涉农研究力量,开展农业哲学研究、农业历史研究、农村社会研究、农村文化研究,进而推动区域性农业文明研究。

二是申报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昨天,我们赶赴济南,参加申报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汇报答辩会议。如果审批通过,这将是学院学科建设的又一突破,学院将形成既有科学学位又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格局,从而带起一大批研究生导师。

三是大力扶持新的学科增长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被学校列入四大工程培育计划,我们将组织思政部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的研究。争取在下一次申报硕士点的时候,一举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至于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点,我们将厉兵秣马,未雨绸缪,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次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进而推动学科建设,拓展学院发展的空间。

四是加强传统文化经典研究。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力量,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养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宽容、兼容、包容”的团队精神,有效地积累学科力量,逐步形成学科优势。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开辟地方性传统文化的研究阵地,形成有地域特点的研究队伍、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五是推进山东妇女研究与培训基地建设。山东妇女研究与培训基地已经获批建设,这是省级研究基地建设的重大突破。我们将继续推进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科学规划与积极建设研究基地。在填补我校女性学教学空白的同时,开创性别研究的崭新领域。

二、巩固理论阵地作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是大力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课堂。推动教师深入研究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承担宣讲任务,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产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

二是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借鉴上海高校思政课“超级大课堂”的教学经验,重视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大力推动课题立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

三是强化现有专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系、中文系的积极性,办好四个本科专业、两个专科专业和现有的硕士点。在量的角度上,维持目前规模;在质的角度上,追求内涵发展。超越维持日常教学的工作思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科研主动性,自觉地培育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重点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研课题,省级教学名师,争取在这些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四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人才优势,面向全校开设青年学生喜欢的公共选修课和人文学术讲座,为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学院,营造人文环境、提高人文素质,承担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筹办青岛农业大学第三届社工节,筹建社会工作实验室,开创新的校外实践基地。

三、注重引进与培育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关键在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学院工作的重点。

一是大胆引进优秀人才。我们计划引进博士7人,涉及管理学、社会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学博士各1人,其中,引进在学界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至少1人。

二是大力扶持人才成长。鼓励教师申报高层次的研究课题,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发表高层次的学术文章,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鼓励从事国内外访学,为青年教师晋升职称提供指导、服务和支持,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校外业务培训和人才培育工程,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十八大以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的辅导讲座,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是创造人才成长的平台。我们充分发挥人文论坛和国学讲堂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教师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学术探讨、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邀请知名学者做客人文论坛,与本校教师一起学习、交流与探讨,不仅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且提升了学院乃至学校的知名度,增强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氛围,带动了人文学院专业、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继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奖励、硕士点建设、省级研究基地、承办国家级学会会议等五项突破。当然,我们也深知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但是,可以说,在学院的结构性调整完成之后,我们已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建设时期,对于我院来讲,这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情。

请学校领导相信、请各位代表相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以“一部两系”建设为平台,充分体现人文社会学科的特色,尽快走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学院发展道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全体同仁,将本着“致力于教学、潜心于学术、无愧于时代”的原则,继承和发扬农大精神,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在同类高校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院”!

祝大家吉祥安康!谢谢大家!

作者:贾乐芳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