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中国青年网:青岛农业大学暑期探访即墨柳腔侧记 用乡音传承非遗文化

时间:2018-08-26 来源:动物医学院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21日电 7月8日至11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探寻即墨柳腔,寻访乡愁记忆”调研团前往即墨多地,通过参观非遗文化馆,采访柳腔演员,学习柳腔唱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即墨柳腔,进行调查研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汉文 摄

调研团采访春晖剧团团长单洪超,单团长与我们亲切交谈,讲述他的“乡音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汉文 摄

清清嗓子,摆好架势,虽没穿戏服,单洪超老师举手投足间却依然韵味十足。眼神流转间,婉转动听的即墨柳腔便脱口而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游仪雪 摄

地方色彩浓厚的即墨方言, 抑扬顿挫的唱腔,生活气息浓郁的剧情,在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调研团一下子都被柳腔深深吸引住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汉文 摄

即墨柳腔剧团团支部书记栾绍杰向调研团介绍了剧团的历史以及政府对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支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游仪雪 摄

柳腔演员们早起练声吊嗓。他们在数九寒天中坐过车斗,在炎炎夏日时搭过戏台,有时正月里连演60场累到脸色蜡黄,在台上唱到嗓子化脓发不出声音……“没办法,人不够,我们只能顶着,虽然很累,可是风里雪里观众陪我们一起。他们不舍得走,我们必须唱下去”。也正是凭借着这股热爱,柳腔演员们一直坚持到现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汉文 摄

调研团深入剧团,观看演员排练,学习柳腔的基本唱法,过一把“艺术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汉文 摄

调研团成员还和城阳一中领导力社团同学一起排练柳腔剧目《梁祝》。表演者虽不精通,但唱起来也是有板有眼。保护即墨柳腔,传承非遗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卓然 摄

作者:韩浩、吴汉文 编辑:蒋雨佳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