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校友风采

戚业国:把生命的根深深扎进泥土中

时间:2022-01-07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有这样一位莱农校友,三十年来扎根祖国教育事业,秉持“把教育当成农业来做”的信条,把“生命的根”深深扎进了泥土中,三十年里,他几乎跑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把正义和善良的能量传遍四方。他就是——戚业国。

戚业国,我校农学专业1981级校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副主任。
 

缘分的开始,邂逅莱农

戚业国与莱农的缘分始于40年前,那时的他还是一位裤脚带着泥土的16岁沂蒙少年,第一次远离家乡,历经一天一夜辗转来到胶东腹地莱阳,开始了在莱阳农学院的四年学习、八年工作之路。从此,小河口、老梨园,还有千奇百怪的大片实验田,时常干涸的五龙河、长满苹果树的后山,以及那座小小的县城,都深深嵌入了他脑海中,成为了永久的画面。正是这宁静的田园和朴实的城镇,深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生命升华。

据戚业国回忆,那时的校园很小,图书馆、食堂和宿舍是老烟台地委留下的平房,新建的二号教学楼启用不久,已经感觉非常气派了。那时的食堂总是极度拥挤,校园里经常见到77级、78级学长带着孩子到食堂打饭,他们的孩子与班里年龄小的同学差不多。整个学校充满着浓浓的乡村气息,貌似老农的先生、老实巴交的学子,其实内心里都有一股烈焰,大家刻苦学习、积极锻炼,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还不到大二,戚业国就进入实验室,跟随老师们下试验田、进实验室,课余时间都是在实验室、试验田里度过。这四年的学习时光,为他奠定了未来发展的扎实专业基础。对戚业国来说,至今仍然记得李品愈老师的生物化学课,一个柳树实验把光合作用就讲活了;记得殷锡圣老师的植物生理学课,眯着眼睛并不看学生,但复杂的生理活动总能梳理的条理清晰。正是因为老师精彩的讲授,使得同学们的专业基础非常扎实。

莱农的专业课始终紧扣生产实际,戚业国就读的是农学系农学专业,一大批经过文革洗礼仍然不坠青云之志的农学家,他们深爱土地、热爱自己的专业,以行动感化着年轻的学子。沈毓俊、刘恩训、刘绍棣、姚源喜、吴敏楚、迟范民、周世浩、张志林、李秀珍等等,这些老师的名字仍然牢牢留在他的记忆中,老师们满身泥土但矢志不移,虽居小城却放眼大世界,尽管性格特点与研究领域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深入田间、把生命之根扎向泥土的人。姚源喜教授连续几十年观察研究植物根系土壤变化,戚业国被这种忍耐和坚持的精神所打动,将其作为心中的榜样。四年大学生活,戚业国有三年多是跟着张志林老师研究马铃薯的,虽开始有些不情愿,认为马铃薯这种“小作物”没有发展空间。但有一次在张老师家里,在饭桌上张老师讲起马铃薯与人类口粮,讲起世界粮食结构,他第一次爱上了自己的研究。

那时的老师与学生总是那么简单、那么朴实,张志林老师和李秀珍师母的家是戚业国经常串门的地方,师母不会做饭,戚业国和同学们便经常跟着张志林老师一起做饭,老师家的事情也是同学们跑前跑后张罗。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粹,在家里、在实验室里、在试验田里,老师与学生一起劳动、一起实验、一起成长。那一批先生,虽然算不上学术泰斗,但无疑对戚业国来说是最好的良师益友,抑或父母兄长!

戚业国后来回忆起研究马铃薯栽培时,他们会在马铃薯成长季节每隔三天取一次样,后期取样比较多,每次会剩下一些实验用过的马铃薯,他们就偷偷在实验室煮来吃,印象最深的是用烘箱烘干的马铃薯无法下咽,以至于离开莱农后十多年他都不想吃土豆。最是同情那些研究玉米的同学,无论育种还是栽培,都要在盛夏的烈日里钻玉米地,尤其玉米育种,要在中午玉米开花的时候到大田授粉,实在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但那时的同学没人叫苦、没人攀比,总是非常自然的认为这就是自己该干的事情。

尽管从事农业科技“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到了面前才发现是农技站的”,但戚业国始终无怨无悔,总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实践中,时刻准备着更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极少会有与“城里人”攀比的想法。戚业国的初心是立志研究远缘杂交的,只是后来阴差阳错转行了,但时至今日他对农业的情感仍然那么深厚,看到农田还是那么亲切,看到麦田还是那么兴奋,闻到大片麦香和草香还是那么激动,这都是属于莱农农学系留给同学们的宝贵财富,永远不会忘却。

回顾莱农的学习生活,对他生命影响最深的是脚踏实地、朴实淳朴、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使戚业国明白,只有泥土才能更好滋养生命,才能给生命提供不竭动力和巨大能量,所以要努力把自己生命的根深深扎进泥土中!人更应该像一粒种子,不能选择环境,但可以竭尽全力适应环境向上生长!

选择讲台,传递教育之光 

冥冥之中,立志从事农业的戚业国,大学毕业后在莱农从事了八年管理工作,转行进入教育行业,读硕士、博士,在教育研究中有了新的发展。从莱阳小城来到大上海,从农田的芬芳到师范大学的书香,始终保留着莱农的风格,勤奋、扎实、求真,没有超人的天赋但有超人的努力,硕士博士六年,他凭借突出的科研成绩和踏实的为人,拿遍了所有奖学金和各种荣誉,创造了多年没有人打破的研究生发表论文记录。博士毕业后去了教育部人事司,后转回华东师范大学,35岁晋升教授、36岁担任博士生导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但他脑海中始终有那么一个画面挥之不去,浮现出泥土和耕作的农民,浮现出田地边割草的少年。

2004年后,戚业国主要精力转向教育实践,转向支持西部农村学校改进和培训全国中小学校长,他坚信这里才有生命不竭的动力来源。在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学校发展项目首席专家期间,曾带领专家团队在西部十二省市区50个最穷的贫困县从事学校改进工作,解决女童辍学问题,解决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问题,五年里走遍50个贫困县,领导改进了近万所农村西部农村学校(含教学点),取得巨大成功,受到教育部周济部长的表扬,淳朴的各民族村民给了他最大感动,他也深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

戚业国的工作单位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负责全国校长培训研究规划和示范性校长培训工作,主要任务是配合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作为教育学者,30多年从事教育研究,除了科研和教学,戚业国的多半生命奉献给了西部农村。数百次到贵州,跑遍了贵州绝大多数县市乡村,大山、沟壑、蜿蜒的盘山公路,数次历险,与校长、教师、村民、干部一起研究学校改进发展,听课评课、指导学校规范建设。在那里,他收获了尊重和友谊,得到了最大快乐,更收获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青海到甘肃、从云南到内蒙、从四川到宁夏,西部大半个中国是他的广阔天地,西藏、新疆、海南,怒江州、凉山州都是他深入教育改革的主战场,三十年里他几乎跑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把正义和善良的能量传遍四方。一直行走在路上,只是为追寻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帮助每一棵小苗茁壮成长。每次看到困境中努力的孩子,他总会想到田间期待浇水的幼苗,四年莱农留下深刻的烙印,教育是他心中的另一种农业,学校是他新的试验农场。

回顾三十年的教育研究,戚业国始终坚持把教育当成农业来做,把生命的根深深扎进泥土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学校里,推动了众多地区和学校的改进,收获了满满的感激和尊重。学校的快速发展进步是他的骄傲,学校取得的骄人办学成就是他的自豪,这些使他感到秋收般的喜悦。

莱农四年大学,深刻影响着戚业国后来三十多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虽然离开了他挚爱的农学,但没有忘却母校留下的精神和品格,没有离开中国百姓的泥土,他坚守平民教育精神,扎实低调、不求功名、不慕利益,用真心付出、用智慧努力,让周围的人变得更好,让世界更加美丽!

传承莱农精神,引领走向远方

作为高等教育学和教育领导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戚业国算得上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提及莱农学习的经历,总能让他思考大学本质与意义价值。

大学给人的精神塑造、给人的专业规范和价值引领是可以伴随人终生的。莱农最富有的是脚踏实地的家国情怀,是忍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也是四年大学留给他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的根本力量在精神、在文化,一种放眼世界、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会形成强大的能量场,会吸引一批批有志青年和学者为之终身奋斗、矢志不移。那时读书时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但经过专业教育后,大多形成强烈的农业感情和农民情怀,立志要改变农业状况、帮助农民解决问题、让乡亲过上好日子,正是这种十分朴素的情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莱农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像戚业国一样的优秀人才。

大学老师不仅是学问的象征,更是榜样的力量,那时农学系的先生们,活脱脱的农民形象,到地里开沟施肥播种、田间地头与农民促膝交谈,深深感染着这群学子。永远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土地、不脱离农民,这样的平民本色和扎实学问体现出的精英气质,无疑是大学老师最好的榜样,深深印在学子们的心里,成为努力学习和模仿的目标。

风雨70年,从莱阳农学院到莱阳农校、莱阳农大再到莱阳农学院,直到今天的青岛农业大学,从农业学科为主到综合学科发展,学生一批批、先生一代代,历史发展、沧桑巨变,但学校的核心精神不会改变,也不应改变。

戚业国说:“在庆祝母校70华诞之际,我们更应追寻学校的初心与使命,凝练学校的核心精神,这是引领学校走向远方的根本力量。期待母校能够继续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给学子们应对未来不确定世界的确定的力量!祝母校欣欣向荣、越办越好!”

编辑:姜妍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