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姜德锋: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时间:2015-03-10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直激励着姜德锋教授在教学科研的路上风雨兼程,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与杂草结下不解之缘

1987年,姜德锋毕业后留校任教,据学校安排,他开始讲授《杂草学》这一课程。为了上好专业课,他开始不断补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大部头的经典理论著作,图书市场面上发行的各种杂草防治类书籍,他都尽可能收入囊中。同事、朋友出差时帮他带书,自己出差必去买书。

上课前,他至少要在通读三遍以上教材后才开始备课,一节新课还要准备8-10个小时。谈到这一切,姜德锋教授笑着说:“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对治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了解到很多大田杂草还无法防治,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他立志要学好杂草防治,就这样,他与杂草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想到,这缘分一结就是25年。

1991年,他深感自己知识不足,决定继续深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并遇到了对他一生都有深远影响的农田杂草防治专家——李孙荣教授。谈起李教授,姜德锋教授颇有感触地说:“是李老师把我带到了这个领域,让我学有所成,李老师教学非常严格,要求学生有思想、有魄力。”3年的研究生生涯不仅让他在杂草防治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也炼就了他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姜德锋教授在从事杂草治理的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还从事农业生态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大豆优异种质的创造及其高产的生理生态研究”、“东南部地区高油大豆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的研制”、“氧化乐果在不同株型大豆植株体内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油粮菜间套复种多熟制新型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粉虱类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子课题”、“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碳交换速率年变异及其时空格局”、“青岛地区入侵生物调查与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构建”等各类科研课题16项,发表研究论文58篇,其中论文《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于1999年获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姜德锋教授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他还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先后参编了《农业总论》、《玉米小麦谷子杂种优势》、《生态学》、《大豆生理与遗传改良》4部著作,主编了《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

倾情奉献,带好教研团队

姜德锋教授从2005年开始担任农业生态与耕作教研室主任,他说:“团队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离不开成员们的齐心协力,离不开大家的艰苦奋斗,一个和谐的团队更是如此。”担任教研室主任既是领导对他的信任,也是实验室其他老师对他的支持,还有一份责任和压力。姜德锋教授说:“我想为老师们服好务,为他们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帮助,为整个农业生态与耕作教研室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提到姜德锋教授,同实验室的其他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大家都说“姜老师为人谦逊,科研能力突出,给我们实验室做了很大的贡献。”2013年新加入农业生态与耕作教研室的邹晓霞老师说:“自己刚来到这个学校,人生地不熟,是姜老师给了我工作和生活上很大的帮助,逐渐帮我摆脱了独在异乡的感觉。”

姜德锋教授对研究生的管理也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他要求研究生要多看文献,多做试验,多参加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学术报告,开拓视野,激发灵感,试验的结果要及时整理,遇到困难要及时找他商量,迅速解决。正是带着这种培养理念,姜德锋教授带的研究生都成了自己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获得了其他导师和同学的认可。姜德锋教授把优秀的毕业生推荐给相关企业,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赞誉。

科研需要一种态度,需要一种坚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因为杂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小麦、玉米、大豆等田间的杂草防治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姜德锋教授说:“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就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就需要把好的防治策略推广到老百姓中间去,让他们真正感觉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姜德锋教授经常深入莱阳附近的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交流,将耕种作物时遇到的困难与自己的科研方向结合起来。他还经常参与科研推广活动,在山东的很多地区,提起姜德锋教授的名字,可能不少百姓不知道,但说起那个研究杂草的专家,大家都知道是谁了。

2013年,春耕春播的农忙时节,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姜德锋教授随队来到山东省惠民县辛店镇、石庙镇和麻店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近几年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雀麦、看麦娘、野燕麦在当地部分麦田发生严重,最高密度平均达到每平方米85.7株,且发生面积呈逐年增加、密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其中雀麦最为严重,当地老百姓对这种杂草的防治一筹莫展。姜德锋教授给农民介绍了几种防治策略,有效治理了这种杂草的危害。但是如何彻底有效地防治看麦娘、野燕麦,还是一个空白。科学研究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而“坚持不懈”是扫清障碍的利刃。回校以后,姜德峰教授迅速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经常熬夜到2、3点钟。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总结了一套治理雀麦的方法,姜德锋教授说:“苦是苦了点,但是想想老百姓脸上的笑容,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研究成功后,去年秋天他就立刻去当地向百姓推广。

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一诗里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岁月如歌,留不住岁月,留下的是姜德锋教授对工作的责任;岁月如歌,留不下青春,留下的是姜德锋教授对事业的那份执着。

作者:特约记者 邹楠 位国峰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