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会议室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学院退休教师张永武教授作专题报告,柳敏、吕永红、雷晓鹏、王超、周芳玉五名老师作专题发言。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学院党总支书记修彩波主持。
张永武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及退休后从事各项公益事业的经历,引经据典,循循善诱,讲述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教师的本职和初衷。从坚定的政治立场、渊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语言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思政课教师如何加强自身修为,如何在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成为一名合格思政课教师。他鼓励年轻教师要不忘党恩,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教学方法探讨,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耕耘好立德树人的关键田,为学校和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学院五位老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柳敏作了《从人民立场看百年大党何以能》的专题发言,从“来自人民:党的根本属性——我是谁”“植根人民:党的力量源泉——依靠谁”“服务人民:党的奋斗宗旨——为了谁”三个维度分析了共产党为什么能,指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矢志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将自己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人民当中。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伟大的力量源泉,也是百年大党何以能的法宝,是党何以伟大的密钥。吕永红在题为《百年党史:组织的力量》的主题发言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历史上一盘散沙的中国组织起来的原因。雷晓鹏则结合党史学习以来,对百年党史的思考和认识,分析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百折不挠、艰苦探索的历史。王超、周芳玉两位青年教师则分别作了题为《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党的初心和使命研究》和《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的主题发言。老师们的发言各有特色,从不同层面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做了探讨。现场老中青三代思政课教师围绕建党百年辉煌历史和思政课教学问题做了探讨,气氛热烈。
本次理论研讨会是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次研讨会加深了思政课教师对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的认识,对于推动教师深入开展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