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动物科技学院进行建设,该院现有畜牧学、兽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水产养殖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点,硕士点总数9个。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和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省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中心建有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动物生产、动物繁育、动物营养和水产养殖等六个实验教学平台,开设109门实验课及部分课程内实习课,实验项目359个。
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1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5人;正高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37人;博士生导师5人,博士学位43人,硕士学位31人;中心建有教学研究室9个,教学实验室17个,校内教学科研基地6个,校外实习基地24个。建设有优质水禽研究所、动物生殖发育与基因工程研究所、生物制品研究所、鸵鸟疫病防治中心和经济植物应用研究所等五个国家级研究所。
中心积极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承担项目多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3门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2001年,“动科系列课程改革”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5年,“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动物繁殖学’课程建设探讨”分别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2009年,“动物营养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讨”二项目分别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兽医产科学》、《动物繁殖学》和《动物营养学》三门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兽医产科学》、《动物遗传学》被列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中心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十一五”期间,共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53项,获得资助经费6163万元。其中,“973”、“948”、“86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0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51项。获得奖励项目4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11项。
中心教师先后发表论文753篇,其中核心期刊432篇,被SCI等三大检索38篇。出版著作及教材57部,8人主编和参编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心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动物免疫学实验教程》和《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实验教材,《兽医产科学实习指导》列入国家面向21世纪实验教材。
中心始终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理念。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系统训练,注重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了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同时实现实验教学内容技能化、综合化、个性化、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相互渗透的实验教学模式。
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全省高等学校申报的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集中网上评审、会议评审,经网上公示后,确定了20个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6个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筹建)”。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把实验教学工作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深入探索建立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现代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应上网展示主要内容,承担相应的培训和宣传推广经验,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省教育厅将制定《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督导检查。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政策导向,注重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