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才培养

在沃野丨海洋学院:青春逐浪蓝海 实干赋能振兴

时间:2025-09-02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与乡村振兴战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依托学院前期打造的“遨游的蓝鲸”社区实践品牌,聚焦生态保护、海洋科普教育、水产养殖技术创新、乡村振兴助力等核心领域,遍及全国多个地市。海洋学子秉持“容山纳海,志存高远”的院训精神,将专业知识与服务实践紧密结合,用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展现出海洋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探寻产业脉搏,赋能渔业振兴

8月20日至21日,学院“黄河三角洲地区小棚虾养殖现状调研及发展策略探讨”实践服务团奔赴东营、滨州,深入养殖一线、对话主管部门、访谈行业先锋,探寻小棚虾养殖现代化发展之路,以脚步丈量产业脉搏。在新河养殖基地,成员们学习小棚结构设计与选址依据,了解地理环境对养殖效益的影响,掌握水质调控中功能性菌类的选用逻辑与投放时序,近距离观察水体透明度、溶解氧变化及虾类生长状态,通过“看、问、记”三维互动,将抽象的养殖技术转化为直观认知,形成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直观认知。8月 21日上午,实践团赴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开展专题访谈,了解区域小棚虾养殖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探讨产业转型改良路径,为后续研究收集政策与数据支撑。

“黄河三角洲地区小棚虾养殖现状调研及发展策略探讨”实践团队于博瀚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观景台合照 

“黄河三角洲地区小棚虾养殖现状调研及发展策略探讨”实践团队与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人员合影

同守海清波,共筑河湖美

7月15日至21日,“海洋净滩”实践服务团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以及石老人浴场开展为期7天的垃圾清理行动。团队遵循“分片负责、重点排查”原则,将25名队员划分为5个小组,分别承担近岸水域、沙滩腹地、礁石区及游客集中活动区的清理任务。7天内共清理各类垃圾29斤,其中可回收物16斤,不可回收物13斤,有效降低了海滩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同时,队员们在清理作业之余,主动与游客、周边商户开展多元互动,向沙滩上的亲子群体讲解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向商户普及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使用优势,推动环保理念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互动。

“海洋净滩”实践服务团在清理海边垃圾

7月15日,水生动物医学2024级1班实践服务团在平度校区大沽河河段开展环境清扫实践活动。班级成员精心组织筹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动员会议,提前完成工具筹备、路线规划等工作,明确“分区清扫、全面覆盖、注重长效”的行动方案。抵达现场后,各小组迅速按照既定分工,有序开展环境清扫作业。大家针对河岸步道、草丛、河道边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遇到难以清理的垃圾,小组间相互支援,合力攻克难题,展现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貌。

水生动物医学2024级1班实践服务团在大沽河沿岸

海韵润乡野,青春助振兴

7月11日至22日,“生生相惜,陪伴成长”实践团代表学院参与平度市举办的“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暨“生生相惜 陪伴成长”志愿服务活动,赴平度沙梁新村开展支教实践。实践团依托海洋专业优势,精心打磨出“海洋探秘”与“人文历史”两大系列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夏日的教室里,团队成员们化身“知识导游”,带着孩子们遨游在多元的知识海洋,从神秘海底的斑斓生物到中国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密码,从明朝历史的风云片段到舒缓心灵的冥想技巧……成员们巧用互联网资源,将遥远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孩子们在新鲜与趣味中培养探索精神。

平度市领导为学院代表团与平度市南村镇结对共建单位授牌

“生生相惜,陪伴成长”实践团为沙梁新村孩子授课 

沙梁新村的孩子们为实践团举办欢送文艺汇演

8月22日,“青春先锋,护鲟前行”实践服务团深入青岛市即墨区新民社区及方正小学,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主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保障实践活动质量,团队提前两个月启动筹备工作,系统开展资料查阅、材料制作、实地踩点、流程设计等工作。成员们制作了精美海报、图文手册,并设计鲟鱼主题钥匙扣作为互动礼品,向孩子们和社区居民普及长江鲟等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知识。在社区广场,队员们搭建简易宣传点,通过展板展示、资料发放、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居民普及鲟鱼相关知识,唤起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青春先锋,护鲟前行”实践服务团在新民社区及方正小学的合影

志愿家乡行,青春显担当

暑假期间,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2024级2班“志愿全国”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奔赴各自家乡,开展教育帮扶、社区服务、市场调研、敬老爱老等一系列基层暑期志愿服务。成员们化身“教育帮扶者”,在山东临沂、济南等地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助学贷款政策、传授急救知识,获当地学生、家长及教体局肯定; 担任“社区服务者”,在江苏南通、山东日照、潍坊等地参与社区活动、清理卫生死角;成为“市场调研员”,在湖北荆州走访中小商户,收集经营情况与政策需求;践行“敬老爱老者”,在安徽亳州走访高龄老人,建立健康台账;担任“边疆服务者”,在新疆喀什协助村干部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从黄海之滨到长江之畔,从沂蒙老区到皖北平原,“志愿全国”团队的足迹跨越六省,服务时长累计超过200小时。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志愿全国”实践服务团成员在山东临沂担任生源地助学贷款志愿者 

“志愿全国”实践服务团成员在山东济南为当地学生讲授急救知识

“志愿全国”实践服务团成员在湖北荆州走访中小商户

“志愿全国”实践服务团成员在安徽亳州走访高龄老人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虽已渐近尾声,但海洋学子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脚步从未停歇。一次次弯腰清洁、一堂堂生动课程、一场场深入调研、一份份真诚陪伴,汇聚成这个夏天最动人的蓝色记忆。同学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锤炼本领,更在奉献中坚定理想、收获成长。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融入时代浪潮中,为海洋保护与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春动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郭建忠 编辑:薛寿鹏 姜妍 顾金妹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