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才培养

草业学院学子赴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24 来源:草业学院

7月10日至21日,青岛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联合开展“研习草原文脉,青春守护北疆”暑期实践活动,校党委书记潘军与师生共同前往草原所,开展调研交流,并为双方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揭牌。草业学院部分教师和2022级草业科学专业创新班10名本科生,参加了为期11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中,草业学子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企业调研与科研实践,深入了解草原生态保护、现代种业发展、沙地治理及新能源应用等前沿领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专业认同感、实践创新能力和服务草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参观草业创新中心,学习科研探索成果

师生共同参观了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考察饲草新品种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系统学习草畜平衡监控体系的核心内容。期间,同学们先后参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预处理育苗室、昆虫行为学实验室及啮齿动物实验室,通过实地观摩,直观感受科研人员在草原生态与饲草研究中所展现出的科学家精神。随后,在牧草与草产品质检中心,实践团深入实验区,详细了解各类检测仪器的原理与应用,深化对饲草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的理解。

探访两大研究基地,深化生态饲草认知

在沙尔沁基地,同学们参观了草原博物馆、国家北方饲草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多年生饲草种质资源圃、羊草资源圃、玉米密植示范区、苜蓿馆等地,直观感受到了基地在草原生态研究与饲草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应用方面的丰硕成果。在鄂尔多斯基地,同学们学习了适应干旱环境的沙生植物知识,更好地理解了草学学科在推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作用。

调研现代种植示范区,探寻农业创新模式

在土默特左旗现代种植业示范区,同学们实地调研了内蒙古正时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蒙草种业中心。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深入了解了现代集约化、智能化的种植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在科技创新、良种繁育与推广方面的实践与突破,切身感受了人工智能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作用。

考察草原沙漠区域,拓展生态发展视野

在敕勒川草原,同学们调研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创新路径;随后,大家来到库布齐沙漠,系统学习了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固沙原理以及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的现状、关键技术与成功经验,深刻认识到草业科学的研究对荒漠化防治的紧迫性、复杂性和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在达拉特旗,同学们参观了世界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见证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和种植”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将视野拓展至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前沿领域。

加入专业科研团队,提升实战学术能力

活动期间,同学们根据专业兴趣,分别加入了草原研究所育种、植保、加工、生态、遥感及政府政策等科研团队。在专家指导下实际参与实验操作、数据分析、野外调查和政策研究,接受科研环境熏陶,进一步激发学术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战技能。

走进李博院士展馆,感悟科研奉献精神

在李博院士馆,同学们了解了李博院士的生平事迹与科研成就,深切感悟李博院士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草原、潜心科研的奉献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情怀,激发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为草业学子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坚定了他们投身草业科学研究与草原生态保护事业的决心,激励大家在草业领域不断探索奋进,为守护北疆草原、推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文/盖越帅 王爱华 展荣梦 图/展荣梦 编辑:周维维 薛寿鹏 姜妍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