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才培养

外国语学院教师种法娟开展网上教学公益课堂

时间:2017-09-12 来源:外国语学院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高校课堂纷纷进驻新媒体,授课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随时随地“上课”,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9月6日,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种法娟在微信直播平台上开起了网上教学公益课堂,从第一次开课至今,参与者已达600人次。

种法娟,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学历,毕业于青岛大学,曾获得山东省青年教师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英语讲课比赛视山东赛区视听说组二等奖、外研社·智慧教学·教学之星讲课比赛一等奖、青岛农业大学第二届教学能手、青岛农业大学第三届教学能手等多项奖项。

传统课堂盼改革

当谈及开展网上教学公益课堂的初衷时,种法娟坦言道:“在传统的课堂中,想要考虑到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改革教育方式。”于是,种法娟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响应“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在课外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拓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种法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好平台的前期准备工作。她利用暑假期间,根据网上教程学习了如何操作平台,然后在网络上建立聊天组,让同学们每天进行英语阅读打卡,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尽力做到为学生查漏补缺。在花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后,前期准备工作才得以完成。

网上课堂优势多

种法娟的网上课堂时一周一节的直播课,学生可在直播间与她进行实时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课程内容主要为大学英语语音、语法、视听说等。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网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种法娟的直播期间,时常邀请学生做示范,吸进了很多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区进行互动,种法娟再对他们进行一一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网络授课我酝酿已久,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如何将‘互联网+’这个因素加入到我们的平日学习中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网络直播授课这种方式其实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社交软件上,我可以更好地一一解答他们的问题,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种法娟这样说,“课堂完全是公益的,我想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学习。”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种法娟希望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将课堂延伸出去,学会更好地自主学习。同时,外国语学院也大力支持种法娟老师的网上公益课堂,利用互联网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为学生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作者:杨茜 郭雪敏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