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于4月3日在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议围绕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结合我院实际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李宝笃副院长在会上讲话指出,这次会议是在我院由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学术型发展的转折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一是明确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二是经过研讨,明确各学科在学校中的位置,找出差距和不足;三是为下一步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的学科建设有了一定优势,基本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重点建设有了较大突破;学科调整初步取得成效,形成了框架;学科建设的核心——学术梯队取得了较大成绩,一些老专业学术梯队已经形成;硕士点的建设取得突破。
李宝笃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我院学科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表现如下:一是缺乏对学科建设的研究,具体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划。二是除重点学科以外,其它学科力量分散,很多没有形成团队,存在团队精神不强的现象,不利于学科的统一规划。三是学科建设方向不明确,变化幅度大,随意性强,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四是还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五是学科带头人职责、待遇、任务、奖惩措施、考核办法没有形成制度,影响、制约了学科建设。六是学科建设规章制度、运转机制不成体系。
李宝笃副院长在讲话中提出了我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学校应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把学科建设做为关键工作来抓,做好规划,保持优势,规划出需要发展的新的学科,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各系部应做出具体明确的学科发展规划。完善建设和评估机制。增加投入,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为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应摆到议事日程,如生物类中心实验室、工程类中心实验室、基础学科示范中心实验室等。要对学科进行调整。
王金宝副院长在会上强调,学科建设要找准定位,了解现状,要围绕本科专业涉及的学科进行自查,从教学、科研、师资状态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查找国内外有关数据,找准定位。要以研究方向的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即:以研究方向为主考核学科基础,以研究方向做为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以研究方向做为师资队伍、物质条件建设和科研立项的依据。学科建设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一流学科的形成取决于人才结构是否合理,要按方向引进培养人;同一方向中要有合理梯队;师资队伍要有激励政策,实行动态管理;允许同一方向裂变,在同一方向分出新的方向。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形成优势和特色。选择的学科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7名同志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交流了经验,指出了不足,并重点研讨了我院应重点发展哪些学科、向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如何更好地组织学术团队、如何确定及稳定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与专业、课程、教材、基本教学条件、实验室条件建设及科研的关系;如何按照学科建设的方向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如何选拔和培养不同学科方向的学科带头人;采用何种机制才能促进我院学科建设等问题。
会议由王金宝副院长主持,副院长戴洪义、宋希云、刘军国,纪委书记刘国秋出席,各系部主任、教务处、设备处科级以上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学督导员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